ID: 22151988

【岭南版】美术五下第3课《浩气长存》核心素养教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28265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岭南,美术,五下,3课,浩气长存,核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3浩气长存 教学设计 课题 浩气长存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浩气长存》作为岭南版五年级美术教材中的重要一课,在2022年的新课标要求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爱国情怀。本课旨在通过欣赏革命纪念性建筑和仁人志士的形象,加深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还要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同时,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浩气长存》,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革命历史,感悟民族精神,提高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树立民族自豪感。 2022新课标要求 通过细致观察和分析,学生将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英雄之美的意识,培养对壮美、崇高之美的敏感度。同时,学生将学会从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审视英雄形象,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尝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对英雄主题的理解和感悟。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将培养观察能力,细致观察英雄形象的细节特征;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构思出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英雄主题作品。3.学会从描绘手法、颜色和绘画技巧、时代背景等方面深入赏析英雄人物形象特点。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学生将理解艺术家如何运用艺术手法来塑造英雄形象,传达其精神内涵。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 通过观察我国著名人物的绘画、雕塑及建筑作品,培养学生对人物情感表达的敏感性,理解人物情感往往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姿态、色彩运用以及空间构造来传达。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发现、感知和欣赏美的意识,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感知)2. 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对人物形态、神态的刻画,以及建筑和雕塑的环境渲染,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学生应结合所学,运用不同的艺术技巧和媒介,进行创作,展现对人物情感表达的独特视角,提升艺术表现能力和创意实践能力。(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3. 认识到中国美术、雕塑及建筑作品中人物情感表现与特定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儒家思想如何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对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通过学习相关作品,学生不仅能欣赏艺术之美,还能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同。(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目标群体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在10-11岁之间,进一步接触系统化的美术课程。由于年龄相对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情感表达都处于发展到形成的过渡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可能更为突出。 重点 革命建筑及人物美术表现。 难点 准确描绘革命建筑外观及人物特征。 材料准备 教学材料、画纸、画笔、颜料、建筑及人物参考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观看视频。为了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孙中山先生领导了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为此抛头颅,酒热血。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事业,全国各地有不少建筑及美术作品记录、歌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与浩然正气。(出示图片) 观看视频,初步认识《辛亥革命》。 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仁人志士的英勇事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讲授新课 一、欣赏·感受(一)正门牌坊以花岗石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中心建筑纪功坊由72块青石垒成,坊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表达了要为建立自由平等国家而奋斗的革命理想。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