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52851

【核心素养目标】 第八章 第三节 探寻连通器(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

日期:2025-04-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4747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物理,八年级,北师大,学年,2024-2025,教案
  • cover
第三节 探寻连通器 1.物理观念:了解什么是连通器,能在实际情况中辨认出连通器。 2.科学思维:通过“假想液片法”和公式推理证实连通器原理,巩固压强公式的运用。 3.科学探究: (1)通过实物或图片认识连通器,培养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2)让学生经历用“假想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原理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理想模型法的思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并进一步体会理想模型法是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连通器的实例,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提高将物理知识主动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2)通过对船闸的学习,进一步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特别是对三峡船闸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动手制作“人工喷泉”,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连通器的特点。会分辨生活中的连通器,会解释一些简单的关于连通器的问题。 教学难点:船闸的工作原理。 连通器装置、多媒体课件等。 观察:牲畜自动饮水器动画(如图所示)。 思考:为什么牛在喝水时,随着水箱中液面水位的下降,左边的进水口就会打开?左、右两边的装置有什么特点?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引入新课:探寻连通器。 任务一 认识连通器 观察: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茶壶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茶壶壶嘴与壶身底部连通,壶盖上留有小孔,目的是与外界空气连通。 提出问题:什么是连通器? 归纳总结: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作连通器。 观察: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连通器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连通器内装同一种液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相平。 观察: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为什么连通器各部分中同种液体静止时液面相平? 归纳总结:在连通器中,设想在两容器连通的部分有一“液片”。当容器内装同一种液体静止时,这个“液片”也是静止的。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液片两侧受到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h1=h2,也就是左右两管中液体的液面高度相同,即液面相平。 观察: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若连通器内各部分液面不相平会怎样? 归纳总结:如图甲所示,当连通器内各部分液面不相平时,液体会由压强大的部分流向压强小的部分,直到各部分压强相等。如图乙所示,打开阀门K,阀门两侧液体不流动,原因是阀门两侧液体压强相等。 课外作业:完成教材P74的实践活动,分享制作心得:为了让喷泉产生较好的效果,自己做过哪些尝试。 任务二 了解连通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提出问题:同学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是运用连通器原理的?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连通器。 任务三 了解连通器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 提出问题:船闸是如何让船从上游到下游的? 归纳总结:当船从上游往下游行驶时,关闭上、下游闸门和阀门B,打开上游闸门下的阀门A,上游水道和闸室形成一个连通器;闸室水位升高,与上游水面高度相等时,打开上游闸门,使得船能够进入闸室。船进入闸室后,关闭上游闸门和阀门A,打开下游闸门下的阀门B,这时,闸室和下游水道又形成一个连通器;闸室水位下降,与下游水面高度相等时,打开下游闸门,船行至下游。 课后作业:查找材料,了解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还有哪些“世界之最”,采取了哪些水生生态保护措施等,完成调研报告。 第三节 探寻连通器 一、认识连通器 1.连通器: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的特点:装入同一种液体时,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二、了解连通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了解连通器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为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让学生观察、猜想、思考、分析,层层深入,逐步得出结论,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