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九年级物理(2025.04) 本试题共 8 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 40 分,非选择题部分 60 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 (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核式原子结构是 1911 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的,如图所示的原子模型中,a 是( ) A. 原子核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2.截至 2024 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达到 16 万千米,其中高铁达 4.5 万千米。我们坐在列车的座位上,为了准确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是否开始缓缓地前进,可以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站台上的立柱 B. 并排的列车 C. 车内的座椅 D. 车上的乘客 3.如图是山东济南章丘洛庄汉墓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编钟,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用来演奏。经过专家鉴定,这套编钟是 “双音钟”,用相同力度轻轻敲击同一个甬钟的正面和侧面,就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这里的 “不同” 是指(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以上都不同 4.为了避免驾驶员在汽车行驶时低头看仪表造成事故,人们发明了如图甲所示的抬头显示器(简称 HUD),如图乙所示是 HUD 工作原理图,将水平显示器上的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呈现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往前方观看的时候,能够将车外的景象与竖直呈现的行车数据融合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实像 B. 挡风玻璃上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C. 像和物体关于挡风玻璃对称 D. 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比原物体小 5.小红在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当示数增加到某一值时,木块开始运动,但随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接着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时,木块慢慢停下。她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拉力随时间变化的 F-t 图象,如乙图所示。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4s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阻力大于拉力 B. 4~8s 时,木块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3N C.8~10s 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 3N D.把木块侧放,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等于 3N 6.如图所示是电动双层公交车,体现了 “绿色环保低碳出行” 的科学发展理念。关于匀速行驶的双层公交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交车乘客对车厢的压力与车厢对乘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公交车所受的牵引力与地面对公交车的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公交车和乘客的总重力与地面对公交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公交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匀速转弯时,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7.如图所示为跳水运动员10m 跳板比赛时分解动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跳板被运动员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使跳板向下弯曲发生形变的力是运动员所受的重力 C. 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动能逐渐变大,重力势能逐渐变小 D. 若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所有力消失,运动员将保持静止 8.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就能把所需的砖运送到楼顶,如果人使用滑轮组来提升则需要几个小时,其原因是( ) A. 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多 B. 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