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55794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版,后附答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2040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科,答案,A3,试卷,单元,第一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3分) 1.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_____,显现人眼看不清的_____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这一点,并发明、制作了_____。 2.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____。目前被广泛使用在我们的_____、_____、_____中。 3.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明显提高_____。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_____。 4.用_____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_____。 5.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6.第一个发现_____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_____。 7.在细胞被发现后,许多学者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植物的茎、芽和果实,以及血液和低等动物等,发现它们都具有_____。 8.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_____万个。 9.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_____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而_____、_____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10.病毒的结构非常_____,没有_____,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_____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A.平面镜 B.老花镜 C.望远镜 2.我们制作组合凸透镜时,所用的镜片(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一个是凸透镜,一个是凹透镜 3.“很大,很清楚,足上很多毛,但只能看到足的一部分。”这里所描述的观察记录属于用( )观察到的蝴蝶足。 A.肉眼 B.显微镜 C.放大镜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5.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B.安放—对光—调焦—放片—观察 C.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 6.苍蝇复眼观察的角度是( )。 A.180° B.270° C.360° 7.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里有小黑点,这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细胞壁 8.我们身边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生物,下列属于微生物的是( )。 A.七星瓢虫 B.千足虫 C.钟形虫 9.草履虫的身体由( )细胞组成的。 A.一个 B.多个 C.数百个 10.下列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没有提供帮助的是( )。 A.豆腐 B.啤酒 C.泡菜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有关。 ( ) 2.在制作组合凸透镜时,为了观察的方便,可以把两个放大镜用纸筒固定。 ( ) 3.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人类研制出了“蝇眼照相机”和“蝇眼雷达”。 ( ) 4.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观察到更微小的物体。 ( ) 5.洋葱表皮是由细胞组成的,但洋葱的其他部分不是由细胞组成的。 ( ) 6.变形虫属于微生物。 ( ) 7.空气干燥且温度较低时,正是各种霉菌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时机。 ( ) 8.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动物不是。 ( ) 9.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近似长方形,细胞里有液泡和细胞核。 ( ) 10.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 ( ) 四、综合应用题。(共27分) 1.小明用光学显微镜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相关题目。(每题3分,共12分) (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小明应该用( )给洋葱表皮着色。 A.白酒 B.酱油 C.碘酒 (2)下列三个细胞图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