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篮球行进间运球 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在授课的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技能以外,还有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既能够掌握知识技能又能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篮球行进间运球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学好篮球的一项必备技术,特别是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篮球比赛能力,从而能真正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并且行进间运球的训练,对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力量、 耐力等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后续学习篮球其他内容奠定了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身心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空间很大,并且他们活泼好动,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对于一些直观的、具有竞争性的运动兴趣较高,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针对这一特点,我会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以表扬激励为主。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喜爱篮球,积极地参与篮球运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生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了解行进间运球的手法以及发力的方法,知道如何进行篮球的悉球性练习以及球性练习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90%以上学生慢速运球时做到运球的后上方,落球于体侧前方,运球与步伐相协调、有节奏;60%以上学生快速运球时,表现出较好的控球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积极主动配合练习;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与保护,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及科学安全锻炼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行进间运球的动作和球的落点。 教学难点: 全身协调发力和控制球的方向。 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了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和评价激励法。 学法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比较法、自主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场地及器材 场地:标准大小篮球场 器材:1. 篮球x50 标志物x30 音响x1 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从以下四个阶段来完成本次课的教学。 第一阶段:开始部分(时间约三分钟) 课堂常规:包括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 导入环节:利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宣布本节课的上课内容及要求 提问学生:大家都认识哪些篮球明星?看过哪些篮球比赛?能不能想起那些篮球明星在赛场上有哪些帅气的篮球技术动作呢? (设计理念:通过提问,唤起学生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回忆篮球场上运动员的精彩动作,然后引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阶段:准备部分(时间约八分钟) 篮球操: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做原地篮球操,一方面巩固之前学习的原地运球,让学生们快速找到运球手感,另一方面通过热身,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防止运动时受伤。 热身小游戏:“运球找朋友”,在篮球场的范围内,通过单手运球的方式,找到朋友进行击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设计理念:通过音乐,提高学生的兴奋度,让学生更有激情上课,而热身小游戏则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进行铺垫。) 第三阶段:基本部分(时间25分钟) 讲解示范:通过对行进间运球动作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能初步了解基本的行进间运球动作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练习环节 ①短距离运球练习 一名同学进行原地运球,另一名同学运球至同伴位置与其击掌交换,循环练习,练习3-4分钟后,再进行两人同时运球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