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65594

七上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复习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2240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8张,课件,复习,交融,民族
  • cover
(课件网)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大概念: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知识框架 核心考点 真题演练 考点精讲 知识框架 01 政权分立 民族交融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赤壁之战 魏 蜀 吴 西晋 (226-316)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隋朝 宋 齐 梁 陈 北朝(439-581) 南朝(420-589) 民族迁徙 政治改革 游牧民族内迁 北方人口南迁 与汉族杂居,逐渐交融 江南地区开发 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 核心考点 真题演练 考点精讲 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 大概念: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迁徙加速区域社会发展 各政权对大一统的追求 积极发展民族间的关系 多元文化 交相辉映 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与汉族错居杂处,北方地区出现民族大交融;大批北方人民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朝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形成碑刻书体;南北朝统治者均开凿佛教石窟等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 曹操挥师南下,意在统一全国→赤壁之战后曹操扫平关中,统一北方;西晋统一全国;北魏统一北方 核心考点 真题演练 考点精讲 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 考点精讲 02 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三国鼎立局面 公元200年 袁绍-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公元208年 曹军-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胜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220 年 曹丕 洛阳 221 年 刘备 成都 229 年 孙权 建业(南京) 魏 蜀 吴 (1)政治上: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 (2)经济上:三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魏国修水利工程、蜀锦行销三国、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加强与台湾的练习) 意义 第16课 三国鼎立 核心考点 真题演练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知识框架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 建立 统一 衰落 灭亡 八王之乱 原因 时间 灭亡 266年,司马炎(晋武帝),定都洛阳。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280年,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初年大封同性诸侯王,势力强大 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xi)高潮,西晋由盛而衰 晋惠帝昏晕无能 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 核心考点 真题演练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知识框架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时间 民族 影响 北人南迁 时间 原因 影响 东汉、魏、晋时期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鲜卑、羌、氐、匈奴、羯 西晋末年起,“八王之乱”,形成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永嘉南渡) 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 核心考点 真题演练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知识框架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东晋 建立 事件 特点 灭亡 南朝的政治 建立 朝代 最大 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建宋东晋灭亡。 祖逖北伐,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王与马共天下(门阀政治) 420-489年 宋、齐、梁、陈。 宋 核心考点 真题演练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知识框架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表现 影响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③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等。 ②北人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 ; 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 农业:耕地面积扩大(垦荒、湖田);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推广犁耕,粪肥);水稻产量提高(双季稻);实行农业多种经营等。 手工业:缫丝、织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