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他们的腐朽统治,导致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西晋在此基础上统一全国,但统一局面仅维持了30年。此后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对峙的局面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显著进步,都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础。 单元概述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课程标准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宋、齐、梁、陈 北朝 南朝 (前秦) 1 2 3 4 5 6 1.将政权更替图填写完整,指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壹·政权分立育统一 (220-589年) 7 统一 统一 分 裂 统一 局部统一 从分裂到统一 魏 东汉 蜀 吴 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共同 特点 200年 208年 曹操-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 北方打下基础 曹操-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 魏 蜀 吴 时间:221年 人物:刘备 都城:成都 时间:220年 人物:曹操 都城:洛阳 时间:222年 人物:孙权 都城:建业(南京) 曹丕 229年 火眼金睛 时空观念 壹、政权分立育统一 读图说史 以下两幅图片分别是哪场战争? 历史解释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三国经济各具特色——— 魏:农业大国 蜀:丝绸大国 吴:造船王国 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材料一 材料二 是历史的_____,实现了_____,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进步 局部统一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263年:魏国灭蜀汉 ___年:西晋灭吴,西晋统一 _____年:_____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定都_____。 建立: 灭亡: 266 280 洛阳 司马炎 统一: ____年,西晋灭亡 根据教材p100,回忆西晋短暂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腐朽的西晋王朝在_____和_____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唯物史观 八王之乱 内迁各族武力进攻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壹、政权分立育统一 八王之乱影响———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316 材料四:六朝时期的一些措施,如刘宋初年和萧齐初年的轻徭薄赋,刘宋中期占山法的颁布等,对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贰、经济开发奠南移 请结合材料及教材p104,回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材料三: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晋书 王导传》 材料二: 正如《禹贡》所记古扬州之地: “厥草惟夭,厥木维乔,厥土惟涂泥。”(这里的草很茂盛,这里的树很高大。这里的土是潮湿的泥。) 具备了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罗宗真《六朝时期的江南农业经济》 材料一:根据谭其骧统计,晋室南迁的人口多达九十万,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统治者政策的支持 史料证实 材料五:“南人与北人勠力同心”———陈寅恪 ①北方人南迁,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江南地区社会安定 ⑤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1.(2024·湖南长沙·3)《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