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陆定一 新课导入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新课导入 这首诗中的“五岭”指的是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其中最险峻的是越城岭,也叫老山界。今天我们就追随红军的脚步,走进《老山界》。 素养目标 One Two Three 理解本文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掌握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7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为建设和发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品有《老山界》《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金色的鱼钩》等。 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险,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跟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老山界是“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背景链接 老山界,在地图上名为越城岭,在广西兴安华江瑶族乡,又称瑶山,是五岭之一,越城岭的中段分支,呈西南—东北走向,长21公里,宽6公里,方圆126平方公里。其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越城岭的最高峰,也是五岭的最高峰。向上看,耸立于云端之中;向下望,简直是绝壁悬崖。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这里,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就是老山界,由此而举世闻名。 字词积累 惊惶( )酣然入梦 ( ) 马匹( ) 苛捐杂税( ) 蜷( ) 咀嚼( ) 篱笆( ) 闪烁( ) 呜咽( ) 骨碌( ) 矗立( ) 澎湃( ) 悬崖( ) 灌输( ) 打颤( ) jīng huáng hān pǐ kē quán lí ba gū lu xuán yá jǔ jué shuò wū yè chù guàn péng pài zhàn 字词积累 惊惶: 呜咽: 酣然入梦: 矗立: 苛捐杂税: 惊慌,害怕慌张。惶,恐慌。 低声哭泣或形容凄切的水声或琴声。 高耸地立着。 指反动统治下的繁重捐税。 甜美、畅快入睡。酣然:喝酒畅快的样子。 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 以此为线索,默读课文,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是如何展开叙述的?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 动 第 一 天 下午 天黑 夜里 半夜 第 二 天 黎明以后 下午 瑶民家 瑶家大嫂 攀谈,宣传红军政策,使瑶民理解红军 山脚下 红军战士 准备爬山 半山腰 红军战士 夜行军 山路上 红军战士 半夜露宿 雷公岩 红军战士、医务人员 翻越雷公岩 山顶 红军战士 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 理清结构 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部分(1段) 第二部分(2段-33段) 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三部分(34段) 写作者的感受。 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文本探究 红军翻越老山界之初,遇到一个瑶民大嫂,她的丈夫为什么“躲”起来,“按照习惯”说明什么 瑶民原来受反动军阀的欺压,对反动军队怕透了,听说部队过境,以为是反动军阀,担心人丁 被抓、财产被抢,因此男人“躲”了起 来。“按照习惯”说明,反动军阀欺负 百姓是惯有的事。 文本探究 本文是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篇幅写瑶民大嫂 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播种队、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从而丰富了课文的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