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80148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共30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3573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PPT,30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李鸿章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 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 一、天国之梦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鸦片战争 1840 1856 1864 1894 1851 1860 1912 工 业 革 命 太平天国运动 时代拷问:中国“向何处去”? 晚 清 时 期 第二次 鸦片战争 一、天国之梦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探究:结合地图与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西征胜利 进入全盛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 北伐西征并举 1851.1 1851 1853 1856 1859 1864 天京变乱 由盛转衰 一、天国之梦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探究:据材料,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对中国“向何处去”的设计方案。 (试从中心问题、分配方法、土地归属、理想社会等方面思考) 反映农民追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财富平均的“地上天国” 探究:据材料,指出《资政新篇》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思考,并简要评价。 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当时中国最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但在当时,它并非太平天国题中应有之义,而是游离于农民斗争之外的东西。这就决定了它不会在天国的群众中激起用拜上帝会造小天堂那样的反响,也不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只不过为19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反映洪仁玕建立以资本主义为模式的新型天国 一、天国之梦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天》:反映农民追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财富平均的“地上天国” 《资》:反映洪仁玕建立以资本主义为模式的新型天国 阶级的局限 + 时代的局限 无法实施 冲击但未冲破封建秩序 更未扭转民族危机加深的趋势 湘系为总督的如直隶总督曾国藩,闽浙总督左宗棠,两江总督曾国荃等。据统计,湘军将领先后出任总督者有19人之多。淮系为总督的如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李鸿章,台湾巡抚刘铭传,江苏巡抚丁日昌等。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 、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高路《论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的激发》 影响: ①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②启发了洋务运动。 汉族地主势力的崛起 中央权力的下移 历史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一、天国之梦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探究:据材料,进一步认识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反清运动中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场。———毛泽东 太平天国坚决拒绝不平等条约……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革命精神。 ———罗尔纲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太平天国运动)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马克思 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 ———简又文 1851年至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