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巴西快速发展的经济 项目背景 一个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巴西充分利用本国的自然条件,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智慧之路。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九位(2018年)。农牧业发达,是多种农产品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石化、矿业、钢铁、汽车工业等较发达,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近六成,金融业较发达。 项目目标 探究巴西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生产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 1.运用地图及网络,获取巴西地理信息资料。 2.描述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探究工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1.自主学习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项目团队 主持人: 团队成员: 核心驱动问题 [问题1]了解巴西大豆主产区的分布。 [任务1]1.搜集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图等相关资料。 2.描述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的区域。 答:巴西大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南部。 [问题2]探究巴西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任务2]1.搜集大豆生长习性、巴西的地形图、巴西大豆主产区之一库里蒂巴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一 大豆性喜暖,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0~25℃,土壤含水量70%~80%。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 材料二 2.结合大豆的生长习性、巴西地形图、库里蒂巴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及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库里蒂巴成为巴西大豆主产区的自然条件。 答:库里蒂巴主要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湿热,大豆生长期降水丰富;地处低纬度地区,光热比较充足;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面积宽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3.结合巴西农作物分布图进一步探究玉米、咖啡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农作物 生长习性 主产区及其自然条件 玉米 玉米是喜温、喜光、喜湿的作物。由于植株高大,叶的表面积也大,每株玉米的蒸腾量高,因此需水量大 主产区:巴西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自然条件:主要位于热带,水热资源充足 咖啡 咖啡树主要生长在气温15~25℃,年降水量1 500~2 000毫米,海拔500~2 000米的地区 主产区:咖啡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和南回归线附近。 自然条件:热带草原气候,气候适宜,降水丰富,土壤肥沃,地处巴西高原,海拔高等 [问题3]以巴西的航空工业为例,探究巴西工业的发展条件。 [任务3]1.搜集巴西人口城市分布图及巴西航空业的资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巴西国内运输中,航空占重要地位,北部亚马孙平原分布有众多小型机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总部位于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圣保罗,主要专注于机身生产和飞机总装,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多从国外进口。 2.小组合作探究亚马孙平原小型机场众多的原因。 答: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城市规模多为小城市,运输量小;亚马孙河流域雨林广布,河流众多,陆路交通条件差;飞机制造产业基础好。 3.小组合作探究圣保罗发展航空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工业基础雄厚;海运交通便利,利于零部件运输。 【成果展示】 总结归纳,巴西工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报告、手抄报等形式另附页,粘贴在本页相应位置。 成果粘贴处 【项目评价】 项目主题 研究周期 成果概述 自评 自评等级: 理由: 教师评价 推荐等级: 理由: 反思总结项目式学习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巴西快速发展的经济 项目背景 一个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巴西充分利用本国的自然条件,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智慧之路。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九位(2018年)。农牧业发达,是多种农产品主要生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