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87651

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45张PPT+视频)

日期:2025-02-0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40877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课,百家争鸣,课件,45张,PPT+,视频
  • cover
(课件网) 第七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学习目标 1.通过相关史料了解这一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学会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训练历史思辨能力。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体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唯物史观) 3. 通过领略古人卓越政治智慧,感受中国文化一脉相传,体会以“天下兴”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树立赓续传统、复兴民族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 目 录 老子和《道德经》 壹 孔子和儒家学说 贰 百家争鸣 叁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大事记 BC679年 齐桓公称霸 BC535年 老子出游鲁国 BC606年 楚庄王问鼎中原 BC497年 孔子开始周游列国 BC468年 墨子出生 B770年 东周开始 BC475年 进入战国时期 BC372年 孟子出生 BC369年 庄子出生 BC359年 商鞅变法开始 BC353年 桂陵之战,孙膑围魏救赵 BC313年 荀子出生 BC281年 韩非子出生 BC260年 长平之战 BC256年 秦国灭周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 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 经济:大发展 政治:王室衰微 军事:诸侯争霸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与经济的反映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为虚指,形容学派多,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 “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争论焦点:如何治理社会。即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秩序,如何建立这样的社会秩序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道 家 百家争鸣 老子和《道德经》 道家篇———老子 壹 1、老子简介 姓李,名耳,字聃(dān) 春秋后期楚国人 著作 姓名 籍贯 《老子》(《道德经》) 道家学派创始人 地位 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2、思想主张: ①思想核心是“道”道是万物的总根源和总规律,要顺应规律。 道家篇———老子 壹 老子姓李 函谷关 春秋 孔丘,伊喜 孔丘 来拜读大作了,学习。 伊喜 老聃先生,如获至宝,大作完成后欲求一本珍藏。 今天完成第四十二章,欢迎各位道友共同切磋。 PS: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 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为物; 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 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应自然而成。 2、思想主张: ②哲学:世间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要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辩证法思想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对立双方,相互转化 失马 (祸) 得马 (福) 摔伤 (祸) 幸存 (福) 道家篇———老子 壹 老子姓李 今天完成第五十八章,欢迎各位道友共同切磋。 PS: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函谷关 春秋 孔丘,伊喜 孔丘 继续学习。 伊喜 锦绣文章,高深莫测,妙不可言,佩服!! 2、思想主张: ③处事: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 道家篇———老子 壹 老子姓李 今天完成第八章,欢迎各位道友共同切磋。 PS: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函谷关 春秋 孔丘,伊喜 老子姓李 今天完成第五十七章,欢迎各位道友共同切磋。 PS: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函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