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9192

2 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21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食物,体内,旅行,教学设计
  • cover
1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绘出食物消化过程简单示意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并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2.培养简单的健康饮食意识。 2教学重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3教学难点 了解食道、胃、小肠等消化消化器官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需要具有的特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 师问:说说你早餐吃了些什么?吃了这么多食物,到哪去了?是不是都留在你的体内? 师小结:食物从口腔进入到排出体外的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它称为“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揭题) (教学意图:从学生所吃的食物进行导入,比较贴近生活,亲切又自然,学生乐于表达。从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使学生能带着疑问进行接下来的探究。) 活动2【导入】(二)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 1、同学们猜测一下并绘制一幅旅游图。 各小组根据已有知识和感受在身体轮廓图中标出食物可能经过的主要消化器官(可以图文结合)。 2、完成后将图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请每一小组代表交流食物的旅行情况)。 3、其他小组提出补充意见或不同看法。 (教学意图:学生现有知识对人体内的消化器官有一定的认识,只是在具体功能或食物所进入的消化器官的先后秩序上可能有一些偏差,因此,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初始想法,并画在身体轮廓图上进行展示,教师暂不评定其对错,允许学生有不完善的认识,为逐步完善其认识打下基础。) 活动3【导入】(三)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 1、食物在体内旅行到底经过哪些消化器官呢? 课件展示图,请同学们看图一分钟。 说明: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主要经过了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这么多地方。 2、小组互说: 同学们能像刚才一样按顺序并指着身上大致位置说说吗?给你们两分钟时间,小组间互相说说。 (教学意图:以图片的形式出示消化系统图,学生对食物所经过的消化器官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在自己的身体上指出大致的位置,同时说出食物的旅行顺序,并在小组中能够讲述。由此与自己的初始想法进行对比,来建立较为完善的认识。) 活动4【导入】(四)探究消化器官形状和功能 1、问:食物在我们体内旅行经过了这么多消化器官,这是为什么呢?(有各自的功能) 例如口腔的功能主要是什么?(嚼碎)因而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要有牙齿等。) 2、小组讨论:让我们再来研究研究这些器官的形状和功能及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结合图片,学生从知识卡中收集资料) 3、汇报探讨交流(利用课件分组进行“食物捉迷藏”游戏比赛): (1)这里最长,有5-7米,而且弯曲。(小肠) (2)这里有很多唾液,并会把我磨碎成小块。(口腔) (3)哗!这里肌肉发达,能把我进一步磨碎。(胃) (4)这里是停留食物残渣的地方,并能吸收大部分的水分的。(大肠) (5)这里会不停蠕(rú)动,又会分泌(mì)出酸酸的液体,把我消化成粥一样的食糜(mí)。(胃) (6)这里是一道又长又直的管子,陆续把我送到胃里去了。(食管) (7)这里有多种液体;我们在这里停留时间最长,大部分在这里被消化、吸收。(小肠) (教学意图:游戏比赛的形式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强烈欲望。虽然没有实物的展示,但这一教学设计对探究消化器官形状和功能不再得显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