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92985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二)》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9698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二)
  • cover
轴对称(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且准确地掌握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包括正确选择纸张对折方式、精准绘制图形一半的图案以及规范使用剪刀裁剪,确保成功剪出轴对称图形。 2、依据给定的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能充分运用轴对称的性质,通过细致观察、深入分析对称轴两侧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准确推测出完整图形的模样,并能清晰阐述推理过程。 3、深刻理解轴对称图形在折叠、裁剪过程中的形成原理,熟练掌握对称轴在图形构建中的关键作用,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各种与剪纸和图形判断相关的问题,显著提升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牢固掌握剪轴对称图形的详细步骤和关键技巧,使其能独立、准确地剪出各类轴对称图形,并能清晰说明每一步骤的目的和作用。 2、培养学生精准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的能力,以及在面对部分图形时,能够依据轴对称的核心特征迅速还原出完整图形的能力,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至中等难度的剪纸和图形判断问题。 (二)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剪纸过程中对称轴与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对称关系,理解图形在折叠和裁剪操作下如何保持对称性质,尤其是对于复杂的折叠和裁剪方式,能够准确分析和预测最终图形的形态。 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能够灵活应对具有挑战性的图形任务,如设计复杂的轴对称剪纸图案,并能从原理层面解释设计思路,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迁移能力。 三、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知识原理,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技能,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总结归纳,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造高效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轴对称图形无处不在,像精美的窗花、漂亮的蝴蝶图案等等。今天,老师就想问问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动手剪出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呢?那我们该从哪里开始呢?”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剪纸的方法和步骤,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欲望,自然流畅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轴对称图形的制作与探究。 (二)探究新知(15 分钟) 方法探究:为每个学生发放一张正方形纸和一把剪刀,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同学们,别着急动手,我们先来思考一下,怎样才能让剪出来的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呢?也许对折纸会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哦,大家试试看。”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观察,及时为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初步尝试后,教师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这位同学,你能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做的吗?为什么选择这样对折和裁剪呢?” 在学生分享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尝试,我们发现要剪出轴对称图形,首先要把纸对折,然后在对折后的纸上靠折痕的一侧仔细画出图形一半的图案,注意要保证图案的线条清晰、准确哦。最后,用剪刀沿着所画的线条小心地剪开,再展开折纸,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轴对称图形。大家都明白了吗?” 通过这样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剪轴对称图形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图形推测:在黑板上展示 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如罐子、上衣等的一半图形,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了这些图形的一半,你们能根据轴对称的特点,开动聪明的小脑袋想一想,另一半会是什么样的呢?”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小组里和同学们说一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