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97062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9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309800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课,古代,日本,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大和兴起,一统日本 二、大化改新,步入封建 三、武士出现,幕府掌权 目录 壹 大和兴起,一统日本 北海道 本 州 四国 九州 ①.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6世纪前的日本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 地理志》 ②.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大|和|兴|起 公元3世纪以后,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政权———大和国。大和国原来局限于本州岛中部的大和地区。在不断的扩张中,大和国逐渐占领邻近地区,领土越来越大。 ③.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政治上: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经济上: (1)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2)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3)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实质:奴隶主贵族统治 ④.大和政权的统治 社会结构 大和政权的部民制促进了日本早期的经济发展,这一制度存在怎样的问题? 问题:由于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造反逃亡。社会陷入混乱。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寻找新的出路。 公元627—650年,中国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贰 大化改新,步入封建 乙巳之变 皇极天皇 中大兄皇子 中臣镰足 苏我入鹿 大化改新前,苏我氏等大贵族控制政权。645年6月12日,由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谋划实施了暗杀权臣苏我入鹿的宫廷政变。最终结果是权倾朝野的苏我氏宗家灭亡。自此,皇室夺回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轻太子为孝德天皇(36代天皇)。 飞鸟时代大和皇族中改革派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 孝德天皇 中臣镰足 材料一:“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皇室,政局十分混乱,地方上势力最大的是苏我氏。” 材料二:公元627—650年,中国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材料三: 6世纪下半叶,大和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574-622)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来提高天皇的权威,并且派遣众多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这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推古改革”,它为之后的“大化改新”准备了条件。 1.背景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 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影响着日本;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威胁到日本(催化因素)。 ③日本派遣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进行“推古改革”,为大化改新准备了条件。 2.时间:646年开始 3.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4.学习对象:唐朝的典章制度 大化改新 / 内容 中国/日本 角度 内容 政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 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班田收授法) c.统一赋税。 大化改新 | 影响 作用: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 建国家。 变化:社会性质:由奴隶制变为封建制; 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日本大化改新 & 中国隋唐制度 项目 日本大化改新 中国隋唐制度 政 治 中央 地方 经 济 分配 制度 赋税 制度 设二官八省 三省六部制 设立国、郡、里 郡县制 班田收授法 均田制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 都注重加强中央集权(权力中心:最高统治者) 地方官员统一由中央指派、任免 请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目的? 试图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