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模拟导写:“守常”主题作文导写及范文 文题 “守常”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管子就曾用“故法而守常”,强调做事要按照常理,遵循规律。如今,我们要守学习之长,守工作之长,守为人处世之长,守优秀传统文化之常,守理想信念之长…… 围绕“守常”这一话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还可以说明某一现象或事理。 要求:①内容积极健康;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 思路解析 细读提示语,就会发现,文言之后出题人很贴心的对“守常”做了通俗易懂的解释———做事要按照常理,遵循规律。其实我们可以忽略管子的名言,只针对这句解释审题就可以了。比如守学习之常、守理想信念之常等等,这就是告诉学生取材角度。 审题和构思的重点要紧扣“守”“常”。首先要想明白“常”是什么,即选材。比如“天道酬勤”“谦虚使人进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水滴石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九十”等等,其实不难发现这次文题就可以转化为个人成长类中品质态度方法的认识与赞颂上来。 第一、守为人处世之常:可以从个人品质,精神入手。如: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奋斗、担当,甚至可不可以大胆一点:守创新之常,把创新当成一种品质。这些话题都是学生日常做过很多练习的内容。 第二、守优秀传统文化之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种精神,某种文化,甚至传统节日。守就是继承,可以从:优秀文化的来源,我们为什么要继承,如何去继承方面去入手。 第三、守理想信念之常:理想信念在我看来就等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等内容 “守”如果要突出的话,是体现在文章结构方面。个人认为这次作文不适合写一件事,适合写多件事。比如在运动会比赛中体验到某种“常”,一事一总结点一下题目后,写在其它事中也用了这个“常”,这就是一守,然后再去略写三守、四守……最后升华认识写一群人在守某“常”中开的花结的果。 范文 寻常的幸福 明天就是端午节,此刻,我嘴角尚有粽子的余香。这余香犹如那绑粽子的丝线,把舌尖和家紧紧连在一起。这是寻常的幸福,时刻滋润着我的心田。 我的家庭是千万家寻常百姓家的一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在我家,幸福如空气般无处不在。最让我感到幸福的,是妈妈赐予我们的饭菜香。谢谢妈妈那双手———那双能烹调出无数美味的神奇的手。 母亲天生就是烹饪大师。极普通的一个土豆,一块豆腐,一把豆角,一块猪肉,一棵白菜,一团面团,一碗糯米……在母亲那双巧手中,会乖乖地俯首帖耳,变成餐桌上的一道道令全家成员忘的美食。 母亲做的手擀面,又细又长又匀又筋道又可口,再配上那葱绿的黄瓜丝和用热水焯过的绿豆芽、西红柿鸡蛋卤,芝麻酱或者猪肉丁炸酱,让你吃了一碗还想再吃一碗,直到你的胃里满满。我吃过所谓正宗炸酱面,它跟母亲做的炸酱面比起来也会黯然失色。 母亲熬的红枣莲子黑糯米粥不仅颜色搭配绝佳,让人大饱眼福———黑得更黑,白得更白,红得更红,盛在碗里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和田玉。它味道极佳,营养丰富,让喝过这粥的人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 母亲烙的白面饼又脆又软又香层数又多。曾经,母亲第二张饼还没有下锅,第一张已经成了我的腹中之物。而第二张饼刚出锅,我顾不得烫手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来一卷大嚼起来———惹得母亲不得不用“罢工”来“抗议”我的饕餮。 妈妈做的醋溜土豆丝纤细如发洁白如玉,令人唾液生津。妈妈做的豆角炖豆腐,松软可口,令人食之难忘。妈妈做的红烧猪晶莹剔透,令人馋涎欲滴…… 就在今天早餐时,妈妈递给我一个粽子。我咀嚼着这个寻常的粽子,感受着不寻常的母爱。 我们这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