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分析概括人物心理 分值:32分 一、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周秉昆与别的青年不同之处在于,因为曾有一个时期他经常听哥哥姐姐一起分析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深受影响,不知不觉便也养成了对自己的言行认真分析的习惯。也可以说,文学间接给予了他那么一种后天禀赋,一种从未为人所知的能力。 那一天,他站在胡同口的高处,转身望着曲里拐弯的小道,对自己进行了一番比以往都认真而严肃的分析。他不再觉得好玩,而是感到了羞耻。当郑母向他伸手要钱时,他内心里除了理解,其实也生出了几分鄙视。他认为那老妪应该因自己的言行而感到羞耻,并奇怪她何以丝毫没有感到。在对自己进行了一番分析后,方知自己才是最应该感到羞耻的一个人。 望着被污雪覆盖的小道两旁原始人洞穴般的土坯房,他心中生出了一种极大的忧伤。如果逐一敲开那些歪斜破朽的门,家家户户也许都有一本苦经吧?人们每一天的日子其实就是别无他法地念着苦经,还绝不许念出声来。那一天,这光字片的青年补上了一堂他对社会的认识课———民间的种种无奈、无助,原来并不在被他和春燕形容为“脏街组合部落”的光字片! 那时周秉昆内心里空空荡荡的,然而并不是虚无的状态,他觉得有种类似块根的东西在内心深处开始发芽。(节选自梁晓声《人世间》,有删改) 1.(6分)请结合第二段和第三段内容,分析周秉昆当时的心理。 答: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祁老太爷的生日是八月十三。口中不说,老人的心里却盼望着这一天将与往年的这一天同样的热闹。每年,过了生日便紧跟着过节,即使他正有点小小的不舒服,他也必定挣扎着表示出欢喜与兴奋。在六十岁以后,生日与秋节的联合祝贺几乎成为他的宗教仪式———在这天,他须穿出最心爱的衣服;他须在事前预备好许多小红纸包,包好最近铸出的银角子,分给向他祝寿的小儿;他须极和善的询问亲友们的生活近况,而后按照着他的生活经验逐一地给予鼓励或规劝;他须留神观察,教每一位客人都吃饱,并且拣出他所不大喜欢的瓜果或点心给儿童们拿了走。他是老寿星,所以必须做到老寿星所应有的一切慈善、客气、宽大,好免得教客人们因有所不满而暗中抱怨,以致损了他的寿数。生日一过,他感到疲乏;虽然还表示出他很关心大家怎样过中秋节,而心中却只把它作为生日的尾声,过不过并不太紧要,因为生日是他自己的,过节是大家的事;这一家子,连人口带产业,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他理应有点自私。 今年,他由生日的前十天,已经在夜间睡得不甚安逸了。他心中很明白,有日本人占据着北平,他实在不应该盼望过生日与过节能和往年一样的热闹。虽然如此,他可是不愿意就轻易地放弃了希望。钱默吟不是被日本宪兵捉去,至今还没有消息么?谁知道能再活几天呢!那么能够活着,还不是一件喜事吗?为什么不快快活活地过一次生日呢?这么一想,他不但希望过生日,而且切盼这一次要比过去的任何一次———不管可能与否———更加倍的热闹!说不定,这也许就是末一次了哇!况且,他准知道自己没有得罪过日本人,难道日本人———不管怎样不讲理———还不准一个老实人庆一庆七十五的寿日吗? 他决定到街上去看看。到了街上,他没有闻到果子的香味,没有遇到几个手中提着或肩上担着礼物的人,没有看见多少中秋月饼。他本来走得很慢,现在完全走不上来了。他想得到,城里没有果品,是因为,城外不平安,东西都进不了城。他也知道,月饼的稀少是大家不敢过节的表示。他忽然觉得浑身有些发冷。现在,他看明白,日本已经不许他过节过生日! (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有删改) 2.(4分)祁老太爷在准备过七十五岁寿日时,先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