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历史每周好题精选(第1周) 1.传说中的人物皋陶历经了尧、舜、禹三个时期,始终担任职掌断狱和司法大权的“大理”和“士师”,相传他断狱公平、执法公正,创造出最早的监狱雏形,被后人称为“狱神”。皋陶的传说( ) A.带有国家初始形态孕育的印记 B.展现了原始民主遗风的影响力 C.体现了官僚世袭制的历史渊源 D.因缺乏考古资料印证而不可信 2.汉高祖“弛山泽之禁”“令民铸钱”“弛商贾之律”,富民以安天下。汉武帝任用东郭咸阳、桑弘羊等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这些政策说明西汉( ) A.在经济上坚持中央集权政策 B.延续了秦朝“上农除末”政策 C.统治者努力巩固“大一统” D.政府不断加强对工商业的控制 3.北魏统治者将原始社会残余和奴隶制经济体制带入中原后,孝文帝将国有空闲土地“均量”分给民众吸引了大批豪强的荫户成为国家的编户,以一夫一妇为纳税基本单位征纳租调。这些举措( ) A.反映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B.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 C.瓦解了中原的士族制度 D.顺应了民族交流趋势 4.据考证,在唐代以前,中国农书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写黄河流域中下游旱地农业生产知识的,而唐至宋元时期则出现了不少反映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农业生产知识的各类农书。据此可知,这类农书的发行( ) A.得益于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B.折射了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 C.彰显南方农学水平的领先 D.体现了南方开发程度的加深 5.清代前中期,无论是官方的御用学者,还是民间的私家学者,都对西北的史地研究表现出超越以往的兴趣。催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客观因素是( ) A.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和传播 B.民族分裂势力及沙俄的威胁 C.“文字狱”对学术研究的限制 D.乾隆皇帝对西北疆域的拓展 6.甲午战前,驻日大使汪风藻在给李鸿章的报告中认为:“日本国内政局混乱,并没有向他国派兵的余力。就算日本出兵朝鲜,也不过以保护公使馆的名义派出百余名兵力而已。”这一论断( ) A.准确洞悉了日本的军事战略 B.反映清政府已深谙国际外交 C.导致对战争爆发的准备不足 D.说明朝贡体系已经分崩离析 7.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后,刚刚成立的湖北军政府为了广罗人才,特设“招纳处”机构,知识女性吴淑卿看到后,立即毛遂自荐。在吴淑卿的鼓舞下,不少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商人怨妇、官吏小妾纷纷响应革命。据此可知,当时( ) A.女性成为社会改造主力军 B.湖北军政府重视女性权益 C.传统观念对女性束缚消失 D.民主革命助推女性的觉醒 8.1925年,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提出:“农会在初步运动时须注意不可过于违背农村中的宗法社会心理。”此后,许多地方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宗族内部完成最初的发动农民组织工作。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革命实践受到宗法观念约束 B.致力于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组织革命实践活动灵活务实 D.立足农村的实际开展土地革命 9.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1948年前八个月国民政府的纸币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有民谣形容为“马路才过两三条,米价已经跳三跳”。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国民政府实行独裁专制 B.国统区严重缺乏经济人才 C.战争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D.国民党政权面临统治危机 10.1952年,歌曲《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发表,随即传唱全国。歌词写道:“烟囱像森林,钢水在沸腾……叫洪水听候使唤,叫沙漠盖上绿荫,我们的力量移山倒海,劳动的热情无比高涨,我们要和时间赛跑。”这首歌曲(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保障了工业化的顺利开展 C.有利于激发人民建设热情 D.反映工人阶级的关键作用 11.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养护、保护和修复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促进环境多边主义;防治污染;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14进行融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