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207358
5《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5-02-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219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必修
,
选择性
,
历史
,
高中
,
2019
,
统编
5《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内容:本课以选贤任能,提高治理效能为线,讲述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考核制度以及监察制度,即对官员的选拔与对官僚系统的管理,它们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古代中国时间跨度极大,需要掌握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情,各个朝代选拔与管理官员的方式也各异,这节课就要了解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并清除其对后世人类政治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单元结构:本课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的第一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课是中国古代,后边二、三课分别是近代西方和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标分析 2022年高中历史新课标对于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要求是: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据此,确定本节课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能概述秦汉至明清选官和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认识到中国古代选官和管理制度的演变 推动了国家治理水平的进步。 2.能够客观地评价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认识到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制度对促进官员规范履职,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作用和局限性。 3、结合古今中国官员、干部选拔制度“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概述秦汉至明清选官和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认识到中国古代选官和管理制度的演变推动了国家治理水平的进步。 2.能够客观地评价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认识到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制度对促进官员规范履职,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作用和局限性。 学情分析 从学生自身来看: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在高一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了整体的学习,对本课所学有一定的了解,然而本课的知识性理论性较高,学生学习可能会兴致缺缺,因此要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运用图片、漫画、材料等直观形式,注重创设情境与构建逻辑框架,以启发教学。从学习情况来看:对于新教材的学习本就处于探索阶段,对中国古代知识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因此要丰富教学内容,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挖掘基本史实背后的深意。 教学过程 导入: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除了中央官制、地方官制还有选管用人制度。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P30-31,梳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制度时期标准世官制西周至春秋血缘军功爵制春秋战国军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秦朝法家思想察举制两汉(汉武帝)品德、才能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家世、道德和才能—只看家世科举制隋唐—明清学识、才学 2根据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梳理其中所体现的演变趋势。演变趋势: ①选拔方式:由世袭、推荐到公开考试 ②选拔标准: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③选官范围:不断扩大 问题探究 1:探究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如何实现选官任能,提升行政效能? 先秦 思考:下列材料分别反映了何种选官制度,有何标准? 材料1: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2:(魏文侯变法)“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 、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刘向《说苑》 材料3: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秦朝 思考1: 秦朝采用了怎样的官员选拔制度?目的何在? 汉朝 思考2:察举制相较于战国时期的荐举功劳制度有何变化?(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1-29)
2025届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1-29)
2025届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1-29)
2025届山东省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1-29)
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1-2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