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13022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153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地理,必修,高中,2019,人教,学年
  • cover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科技助力,驰援涿州 【课程标准】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核心素养】 1.了解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和相互关系。(地理实践力) 2.以涿州应对洪灾为例,说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应用。(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提出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防灾、减灾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课堂探究】 一夜洪水复滔天,2023年7月29日到8月1日,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和卡努水汽输送的叠加影响,北拒马河、大石河流域普降特大暴雨,河北涿州遭遇了严重的暴雨洪灾。 灾前预测稳人心———遥感技术 情景一: 2023年7月,随着“杜苏芮”穿越巴士海峡后越来越靠近闽粤沿海,高分四号卫星开始对其凝视拍摄,7月27日8点30分钟内拍摄了82张图像,平均一分钟超两张。通过这些图像,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监测其移动方向。 正是凭借气象卫星及时而准确的气象数据,让受灾地区得以提前预警防范,大大降低了台风带来的不利影响。北京提前疏散转移4.2万余人,近50万建筑工人安全转移。浙江实现人员零伤亡,遭受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 要求:阅读课本114-115页文字材料,并结合资料包内的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说明遥感图片如何实现展示较大的空间范围。 2.相比传统实地调查等信息获取手段,简述遥感技术的主要优点。 3.根据资料包①图片,说出读取的信息。说明这些信息对政府部门提前做好防范提供了怎样的帮助。 4.根据课本及以上内容,总结归纳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主要作用。 灾中救急显神通———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情景二: “杜苏芮”登录沿海后继续北上,席卷京津冀地区。河北涿州主要河道短时间内出现142次涨水,新增水体面积约21.55平方公里,受灾人数超过13万。洪水摧毁了部分地区的通信设施,灾区瞬间成为信息孤岛,在这样生命攸关的时刻,有群众通过华为手机内置的北斗卫星消息与外界取得联系,传递位置和灾情,大大缩短了获救时间。这是重灾区发出的生命急救电波。 要求:阅读课本116页文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动手实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请同学们操作华为手机帮助被困灾民发送求救信号。 1.结合营救灾民的过程,简述北斗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灾后分析促恢复———地理信息系统 情景三: 在全社会各界力量的援助下,洪水慢慢褪去,涿州人民迅速展开灾后重建,救灾指挥部门的技术人员争分夺秒的通过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操作软件),估算被淹没的农田、住宅。 为使救援更有针对性,技术人员在资料包内图片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市政部门进行了不同的数据处理操作,如:①民政部门要估算台风淹没的住宅数量和农田范围,需要叠加 和 信息图;② 部门为方便救援设备和外来物资顺利进入涿州市,需要叠加涿州市交通图的信息。 要求:阅读课本117页文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实践操作】动手操作实践ArcGIS软件,帮助民政部门要估算台风淹没的住宅数量和农田范围按照以下步骤,操作体验ArcGIS软件 ①导入图层:打开GIS软件,导入准备好的各种图层数据。每个图层代表一种地理信息,如人口分布、河流分布、道路网络等。 ② 空间分析:叠加地形图、河流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通过叠加分析,找出低洼地区与高人口密度区域的交集,评估受灾面积。 ③在灾后图中,勾勒出新增水体的范围,以及被冲毁的住宅、农田。 2.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以上情景材料的填空。并据此总结地理信息系统在此次救灾中发挥的作用。 【学以致用】 2024年8月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