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17132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课件+教案+导学案+作业设计

日期:2025-02-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0次 大小:504373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第一,作业,导学案,教案,教学课件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练习题A 1.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提纯中不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是( )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结晶 2.运城盐湖有4600多年的开采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盐田景观,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湖最适合冬天晒盐 B.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的原理 C.析出的晶体是纯净物 D.晒盐后海水中溶质质量增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C.所有溶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D.5%的NaCl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4.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②中溶液是饱和洛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③中溶液的降温可能会析出晶体 D.②中加入足量的水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5.在t℃时,对100g某溶液A进行如下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A和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溶液C和溶液D一定是饱和溶液 C.若将溶液d继续蒸发10g水,一定会析出8g晶体 D.溶液C和溶液D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相等 6.在室温条件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乙溶液在加50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 。 ①溶质的质量②溶液的密度③溶剂的质量 7.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晒盐是利用光照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海水晒盐析出粗盐后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析出粗盐后的母液可用于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8.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海水进入贮水池,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减少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练习题B 1.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冬月地上有霜”中的霜是指KNO3晶体 B.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C.“扫取以水淋汁”类似于实验室中溶解的操作 D.“煎炼而成”是指蒸发结晶 2.一杯2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5g水有固体析出 B.加入少许的硝酸钾不溶 C.把溶液降温到10℃有固体析出 D.以上方法都行 3.A是40℃含有120g水的甲溶液,经过如图操作。得到50g甲固体。 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8:100 C.B到C的过程中,溶质甲已全部析出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55g 4.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 C.析出氯化钠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5.《天工开物》中描述了我国古代制作海盐的场景如图:“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 (1)“牢盆”主要材质是铁,牢盆能用于煎盐是因为铁具有 (填“延展性”或“导热性”)。 (2)“薪”(即木材)是燃烧三个条件中的 。“燃薪”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与“滚沸延及成盐”原理相仿的是 (填字母)。 a.蒸发结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