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联读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了解卡尔·萨根及其学术作品。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文章中科学严谨的精神,辩证地认识宇宙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 把握基本观点,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教学难点 比较两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感受其科学严谨的精神。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拓展,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的奥秘。 观看短片《春来万物生》及电影《流浪地球》的混剪视频,激发学习兴趣。一起走进《自然选择的证明》和《宇宙的边疆》,了解达尔文为我们解密的生物世界,了解浩瀚宇宙的奥秘。 任务一: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自然选择的证明》 1. 了解作者 达尔文(1809—1882)———进化论的奠基人 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出生于英国一个名医之家。从小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22岁大学毕业后,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乘“比格尔号”皇家军舰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从此确立了他一生的事业。 其代表作有《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其中《物种起源》一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2. 相关背景 达尔文年轻时,正是“神创论”与“生物进化论”思潮激烈斗争的时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神学认为,地球上各种生物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这就是“神创论”。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家则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在一定外界条件、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进化、演变而来的,这就是“生物进化论”。 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界发生了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就此成为人类认识生物进化的基石。 3. 实地考察与独立思考的结晶———《物种起源》 1831年,达尔文跟随“比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长达5年的时间里,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 他发现,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这让达尔文得出一个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除开篇的“绪论”和终篇的“综述和结论”之外,全书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随机变异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是全书的主体与核心,标志着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 第二部分是对随机变异自然选择学说的辩护; 第三部分,作者用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涉及地史演变、地理变迁、胚胎发育等方方面面的各种生物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从而使这一理论获得了更全面的支撑。 4. 进化论 进化论亦称“演化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 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