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学习目标: 1、把握《古诗十九首》的相关文常知识,重点掌握其诗歌内 容和艺术风格。 2、借助资料书,疏通诗歌字词障碍,把握诗歌内容。 3、通过合作探究,鉴赏诗歌手法———对写法”。 《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所编的 《文选》,五言抒情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被笼统称 作“古诗”。萧统从中选取十九首编入《文选》 ,并加上一 个《古诗十九首》的题目。《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约都是 东汉末年中下层文人。 评 价 :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 品》评价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干金”。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 思想内容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 感。"东汉宦官外戚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在这样的形 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或为避祸,或为谋求前程,只得奔 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留下妻儿,然而往往一 事无成,只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因此,《古诗十九首》主 要抒写离愁别绪,或游子思归,或闺房怀远,其次是人生易 逝的感叹,或及时行乐,或不甘贫贱。 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驱车上东门行》 2、 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 《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 生年不满百,常怀干年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叙事)和《楚辞》(浪漫主 义抒情)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 艺术风格。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 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 "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 读准字音、节奏,梳理诗意 涉shè 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wèi 谁 所思/在/远道。 还huán 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遗:赠送;顾:回头看。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诵读节奏:五言诗断句一般是二三节拍或者二一二节拍。 涉来美芳兰洋一万尊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为什么送芙蓉 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芙菜、菡萏[hàn dàn]、净友、芰荷等。 1. “君子之花”纯 洁人格的代表: " 莲 " :《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2. “爱情之花”象征男女爱慕之情: "莲”与“怜”谐 音,"莲子" 的谐音是“怜子”。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3. 妻子对丈夫的思念:“ 芙蓉”的谐音是 "夫容 ”。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 一棵芳草, 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 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 《赠范晔yè》 南北朝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姑且)赠一枝春。 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 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以 欣欣向荣之感。 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 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涉江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