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28844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29张PPT+视频)

日期:2025-04-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487559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由短视频博主“煎饼果仔”“夏天妹妹”联合创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上线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首集正片时长不到三分钟,一经上线就收获了高热度,冲上热搜。这部短剧主要讲述了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文物拟人化后历尽艰险逃离大英博物馆回家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文物回家的艰辛之路。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壹·祸之起———一艘走私船和一个“歹徒” 同学们还记得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打开中国市场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理想 人口(单位:人) 人均消费量(单位:便士) 中 国 3.6亿 0.75 洪都拉斯 14600 934.5 材料二:中国与洪都拉斯1853年消费英国棉纺织品对比表 鸦片战争的目的达到了吗? 现实 英国的商品在中国很难销售 根据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买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②购买力低下 ①输华产品不合中国人生活习惯 ③自然经济的抵制 壹·祸之起———一艘走私船和一个“歹徒” 然而英国人认为......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修约 必须教训中国人,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 壹·祸之起———一艘走私船和一个“歹徒”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担心危及 统治利益 提出“修约” 要求 拒绝修约 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矛盾 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壹·祸之起———一艘走私船和一个“歹徒”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亚罗号”和“马神甫”事件 英方描绘中国人在亚罗号上的粗暴行为 1856年10月,曾在香港英国政府登记的中国商船“亚罗号” 停泊黄埔。广东水师船捕走窝藏在船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中国水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硬说是英国船,捏造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侮辱英国,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释放被捕人犯,向英国政府道歉。叶名琛放人,巴夏礼又拒收。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 亚罗号事件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为非作歹,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 马神甫受刑图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 法国“马神甫”事件 1856年10月 1858年 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联合法国,攻陷广州 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一)签订《天津条约》 1857年 签约双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使外国侵略者取得了影响、操控清政府的重要手段。 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