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29032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17张PPT+视频)

日期:2025-02-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680452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3课,东汉,兴衰,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一人。” ———南怀瑾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光武帝刘秀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光武帝-刘秀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习要求:知道东汉的统治,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的历史意义;知道黄巾起义,了解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西汉灭亡 思考:西汉晚期社会存在怎样的问题? 皇帝 世系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宣帝 武帝曾孙 17岁 25年 元帝 宣帝长子 26岁 16年 成帝 元帝长子 19岁 26年 哀帝 元帝之孙 19岁 6年 平帝 元帝之孙 8岁 6年 孺子婴 宣帝玄孙 1岁 2年 材料一: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 ———七上部编版教材 材料二: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 谷永传》 政治上:皇帝依靠外戚,大权旁落,朝政腐败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 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西汉的兴衰”历史表格。 阶段 内容 建立 时 间:公元前 202 年建立者: (汉高祖)都 城:_____ 治世 “_____” 鼎盛 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 _____ 的局面 衰弱 原因:_____ 灭亡 标志:_____ 刘邦 长安 文景之治 大一统 皇帝大权旁落,朝政腐败;地主兼并土地;社会矛盾激化 公元 9 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定国号为“新” 2、王莽篡汉 朝代顺序简表(部分) 西汉 东汉 3、东汉建立 东汉形势图 公元 9 年 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新政 材料: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新政加剧了社会动荡。 公元 18 年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公元25年 东汉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都 城: 刘秀(光武帝) 洛阳 25年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力挽狂澜,战胜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后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庙号世祖。。 人物扫描 措施 目的(作用) 经济 政治 民族关系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监督官吏惩处贪腐 释放奴婢,禁止残害 减轻刑法,释放囚犯 给予土地,减轻田租 允许内迁缓解矛盾 增加了劳动力,缓和了阶级矛盾 加强了中央集权,简化了政务,整治了官场风气 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加强了民族团结 阅读书本,概括刘秀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3. 东汉建立-光武中兴 3. 东汉建立-光武中兴 刘秀 ———据《后汉书·郡国五》刘昭补注 人口增长 社会安定 经济恢复和发展 “光武中兴” 【中兴:由衰微而复兴】 取得了什么成效? 盛 世 启 示 材料研读: 请大家根据材料,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和留给后人的启示? 材料一: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人民生活安定……. 材料二: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刑罚,惩处贪官污吏…..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原因: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注重减轻百姓负担,以民为本。 启示: 1.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等。 公元前202年 西汉 新 公元9年 公元23年 公元25年 东汉 历史时空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光武中兴 二牛一人一犁 治理黄河 4. 社会发展 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局部) 东汉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农业 使用 _____ 的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王景受命_____ ,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