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23045

3.11邓稼先 课件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7143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11,邓稼先,课件
  • cover
课件40张PPT。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 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 1945年造出了三颗。 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 苏———1949年8月29日; 英国———1952年10月3日; 法国———1960年 2月13日; 印度———1974年5月18日。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00万吨级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中国人就是从 这一天开始 拥有了自己 “铁的脊梁骨”, 挺直了腰板。邓稼先           杨振宁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和邓稼先在芝加哥大学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元勋(xūn) 宰割(zǎi) 筹划(chóu) 彷徨(páng)(huáng) 仰慕 立大功的人。 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想办法,定计划。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 不知往哪个方向走。 敬仰思慕。 鲜为人知(xiǎn) 曛(xūn) 铤(tǐng) 燕然勒功(lè) 萦带(yíng) 妇孺皆知(r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jū)(cuì) 字词积累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锋芒毕露: 至死不渝: 截然不同: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锐气和才干全都露出来。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到死都不改变。每家每户都知道。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形容人人都知道。形容完全不同,有很大区别。(qì)字词积累1、邓稼先于哪一年出生在什么地方? 2、邓稼先曾于1948———1950年赴哪一国哪一所大学读理论物理? 3、邓稼先于何年因患何病逝世? 4、用来与邓稼先作对比的那位外国杰出人物是谁? 5、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的年、月、日分别是什么? 6、我国核武器试验的地点是哪里?(1924年,安徽省怀宁县) (美国,普渡大学)(1986年,直肠癌) (奥本海默) (1964年10月16日,1967年6月17日)阅读测试:(古罗布泊)一、历史背景(引子)二、生平经历和贡献三、人物对比(补充扩展)四、巨大贡献五、沙漠创业六、热情赞颂(总结)(具体化)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2.文中的小标题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提示小标题:两弹元勋———表明了邓稼先为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形象地展示了邓稼先那“碎首黄尘燕然勒功”的一腔热血。———气势磅礴,对邓稼先一生作了最恰当的评价。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照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因为人物性格的形成往往与人物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课文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起点高。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将人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了一定的高度。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