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 初科 八上 5.4 人体的排泄 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D.输尿管能输送尿液 2.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B. C. D. 3.泌尿系统由许多器官构成,下述器官与其功能相符的是( ) A.输尿管———暂时贮存 B.肾脏———产生尿液 C.膀胱———运送尿液 D.尿道———过滤尿液 4.人体血液流经某一器官后,会形成某种液体。下表列出的是血液中的血浆和某种液体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单位:g/100m),则该器官是( )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某种液体 0.00 0.00 1.10 1.8 血浆 8.00 0.1 0.72 0.03 A.心脏 B.肺 C.肝脏 D.肾脏 5.尿液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下列具有产生尿液功能的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6.如图为血液透析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半透膜的管道系统与肾小管的功能相似 B.流出的透析液成分接近尿液 C.②为患者的静脉 D.血液透析可用于治疗肾病患者 7.下列废物不是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的是( ) 。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尿酸、尿素 8.1924年科学家检测了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情况。如图A、B、C分别代表肾单位的结构,其中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 ) A. 肾小球、滤过作用 B.肾小管、滤过作用 C.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D.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9.血液从心脏出发,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量不变 B.氧、尿素、尿酸含量增加,二氧化碳量减少 C.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量增加 D.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量减少 10.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肾脏不能正常重吸收水和葡萄糖等物质。据此推测患者肾脏有炎症的结构是如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1.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的途径是( )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B.血液→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尿液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12.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若一次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情况是( ) A.两者均增多 B.两者均未增多 C.糖增多,盐未增多或没有 D.盐增多,糖未增多或没有 13.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⑧代表相关结构或物质,a、b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④⑥构成了肾单位 B.a、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正常情况下,⑦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若⑧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出现了异常 14.下列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 ) A.血浆 原尿 尿液 B.血浆 原尿 尿液 C.血浆 原尿 尿液 D.血浆 原尿 尿液 15.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1和2代表结构,3和4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B.大分子蛋白质经1滤过到2中 C.喝进的部分水随4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 D.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 二、填空题 16.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由肾小球和 (填序号)组成。 (2)①中的液体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以外, 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后形成的. 17.仙人掌科的很多植物的果实都可食用,如仙人掌果、玉龙果等,图甲是区分它们的检索表。 (1)根据检索表可知,图乙所示的果实为 。 (2)人在食用红龙果后,常排出偏红色的尿液。这是由于果实内含有的甜菜红素被人体吸收后,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