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8498

第二单元 祖国之恋 评估测试卷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551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解析,七年级,编版,语文部,学年
  • cover
第二单元 祖国之恋 评估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1~2题 14分) 学完本单元后,班级开展“家国情———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家国情怀,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情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黄河一泻万丈、源远流长,滋养了大地,哺育了我们;意味着热爱家乡的土地和人民,如端木蕻良对关东原野洋溢着热情,总想向它奔弛而去,那美丽富饶的关东原野,亘古的地层中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桨液,如同他的心__甲__(喷发/喷涌)着的血液一样;意味着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如英勇的红军战士征服像巨人一样__乙__(伫立/矗立)的老山界,坚韧、淳朴的最可爱的人在朝鲜战场上奋不顾身、保家卫国。这些英雄事迹,足以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澎湃(  ) 哺育(  ) 富饶(  ) 亘古(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加以改正。(2分)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_____   乙:_____ (4)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人物通讯,作者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魏巍。 B.“热爱家乡的土地和人民”中“和”的词性是介词。 C.文段中的三个“意味着”引领的句子构成了一组排比句。 D.《黄河颂》以热烈的颂歌塑造了黄河的形象,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2.“家国情———主题活动结束后,小冀同学写了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4分) ①致敬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新的历史。②百年前,风华正茂的青年救亡图存,将青春热血挥洒在神州大地。③如今,国家富强,青年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④重温共产党人荡气回肠的奋斗历程,是为了让当代青年领悟自己的使命责任,感知信仰的坚不可摧;坚定奋斗的决心信心。⑤(甲)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天辟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乙)能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1)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如果 就 B.只有 才 C.既 又  D.因为 所以 (2)第④句标点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出来。(2分) _____ _____ 第二部分 (3~19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6分) 3.学校开展“聆听先贤经典,感悟诗意人生”主题活动,请补全本次活动的开场白。(6分) 诗歌用文字为我们打造了一场听觉盛宴,用心聆听,方可感悟诗意。王维隐居竹林,伴乐长吟,听,(1)“_____,_____”(《竹里馆》),内心淡泊,清幽宁静;李白深夜闻声,声随风动,听,(2)“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悠扬邈远,全城幽咽;岑参偶遇使者,乡情乍起,听,(3)“_____,_____”(《逢入京使》),一句口信,安慰家人。 (二)古诗文联读(19分) 学习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时,小冀同学查找了一些资料,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9题。(19分) 【甲】王昭君①(其二) 李 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注:①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元帝时,将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后昭君出塞,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安宁。 【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