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教案 海—气相互作用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海—气相互作用 【课标解读】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运用图表,分析海-气水热交换的基本方式与过程,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2.区域认知:能够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东、西岸降水量的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 3.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气候异常案例,能够分析水—气相互作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4.地理实践力:能够收集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相关材料,分析说明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难点) 2.理解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对全球水势平衡的影响。(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过程】 第六课时 【新课导入】 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类似, 热带印度洋中也存在气候异常的现象,被称为印度洋偶极子(简称 IOD)。它是指赤道印度洋西部海温距平与东部海温距平的差值变化(海温距平即某区海温与多年平均海温的差值)。说出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赤道印度洋海域东西部水温的差异和原因,并画出印度洋从西到东大气环流系统的剖面图。 【自主学习】 一、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作用机制为影响副高强弱(夏季)和冬季风强弱(冬季)。一般而言,影响副高强弱及位置的主要因素有冷空气、海温、热带对流、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等,而冬季风强弱与海陆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有关。 (1)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 ①使我国夏季风变弱,东部季风区雨季来得迟去得早、雨季变短,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的现象。 ②夏季主雨带偏南,北方大部干旱少雨。 ③长江中下游地区雨季大多推迟。 ④秋季我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连旱。 ⑤我国夏季台风数量变少。(赤道附近大洋西侧水温偏低对流较弱),且台风路径偏东(因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变得比正常年份偏弱) ⑥使冬季风变弱,出现暖冬现象 (2)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 ①夏季风变强,东部季风区雨季来得早去得迟、雨季变长,可能出现南旱北涝的现象。 ②使冬季风变强,冬季较寒冷,寒潮多发,南方地区易出现冻雨、风雪。冬季较正常年份更冷,常发生雪灾、牲畜冻死,破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 ③我国夏季台风数量偏多,且台风路径偏西。赤道附近大洋西侧水温偏高对流较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变得比正常年份偏强。 【思考交流】 探究一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类似, 热带印度洋中也存在气候异常的现象,被称为印度洋偶极子(简称 IOD)。它是指赤道印度洋西部海温距平与东部海温距平的差值变化(海温距平即某区海温与多年平均海温的差值)。 1.说出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赤道印度洋海域东西部水温的差异和原因,并画出印度洋从西到东大气环流系统的剖面图。(综合思维) 提示: 差异:热带印度洋海域东部水温高于西部。 成因:北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风,产生离岸流,受索马里寒流(或沿岸上升流)影响,印度洋西部海域水温较低。 2.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讨论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河流等带来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提示: ①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②厄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