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0104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同步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377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答案,八年级,编版,语文部,学年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一)默写 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2.诗中“ , ”两句写诗人聆听到清幽静谧的禅院之音。 (二)阅读 1.诗的颔联、颈联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2.诗的尾联“此都寂”和“钟磬音”是否矛盾 请简要分析。 答: 二、送友人 (一)默写 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 2.李白《送友人》中“ ,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游子行踪不定,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 (二)阅读 1.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 请简要分析。 答: 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答: 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一)默写 1. ,有恨无人省。 2.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 ”两句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表达了作者高洁自许的心境。 (二)阅读 1.这首词的开头两句抓住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 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 2.“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答: 四、卜算子·咏梅 (一)默写 1.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2.《卜算子·咏梅》中“ , ”抒发了作者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二)阅读 1.“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 2.试从含义及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诗中“风雨”的异同点。 (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 阶段测评,请使用 “阶段素养评估(三)(第四、六单元)”“阶段素养评估(四)(第五、六单元)” “期末素养评估(一)(第一~六单元)”“期末素养评估(二)(第一~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一)默写 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 禅房花木深 。 2.诗中“ 万籁此都寂 , 但余钟磬音———两句写诗人聆听到清幽静谧的禅院之音。 (二)阅读 1.诗的颔联、颈联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诗的颔联描绘了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颈联描绘出鸟鸣山更幽、潭影使人心空的画面,体现了环境的美丽、幽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美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2.诗的尾联“此都寂”和“钟磬音”是否矛盾 请简要分析。 答: 不矛盾,这是采用了以声衬静(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衬托)的表现手法,各种声响都消失了,仿佛万籁俱寂,只有古寺的钟磬声,回应着大自然的静默无语,这样写更能反衬出古寺的寂静,流露出诗人淡泊的情怀。 二、送友人 (一)默写 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 萧萧班马鸣 。 2.李白《送友人》中“ 浮云游子意 , 落日故人情———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游子行踪不定,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 (二)阅读 1.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 请简要分析。 答: 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  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答: 相同点:都表达了在离别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不同点:李白诗主要表达“我”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担忧;王勃的诗主要劝勉朋友不要因离别而伤感,要心胸豁达,坦然待之。 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一)默写 1.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2.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缺月挂疏桐 , 漏断人初静———两句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