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延安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特点,体会比兴手法、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熟读成诵,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情厚谊。 点睛每课一法 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信天游作为陕北民歌是历代陕北地方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地方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信天游形式自由灵活,每两句为一小节,押韵;有的一节表达一个意思,有的几节组成一个部分,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调子自由,单纯易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信天游的比兴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风云雨露;下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还有柴米油盐,五谷杂粮,衣食起居都可以起兴作比。如:《回延安》中“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第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中战士的成长,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表达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 梳理整体感知 夯基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糜子(mí) 延安(yán) 柳林铺(pù) B.心窝(wō) 白羊肚(dù) 油馍(mó) C.肩膀(bǎnɡ) 眼眶(kuānɡ) 登时(dēnɡ) D.气喘(chuǎn) 浪花(lànɡ) 明镜(jìn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树梢 血肉相连 脑畔 魂牵梦绕 B.帷幕 物极必反 喜悦 饮水思缘 C.高朝 心驰神往 彩虹 故土难离 D.懈怠 慢不经心 宝塔 情深意长 3.给下列句子选字填空,正确的一项是(D)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 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 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 在亲人———… A.靠 抱 扑 B.贴 搂 靠 C.靠 绕 扎 D.贴 搂 扑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我国成功发射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团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B.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研发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山东号”于2019年12月17日在海南军港交付海军,表明中国已经通过了建造航母的毕业考试。 C.赤水河红军大桥是古习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建成后,太平镇至贵州习水镇的行车时间减少了10倍,极大地改善了沿线百姓的出行条件。 D.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扩大社会影响力,许多博物馆大胆创新,利用“云端”开设网上展厅、介绍馆藏,加快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5.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6.下面选项中,诗歌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 A.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B.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C.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7.叠词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示事物;表示数量;表示情态;表示颜色。下列句中叠词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表示颜色) B.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表示数量) C.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