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地球表面形态 同步练习 1.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2.“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主要受到的地质作用是( ) A.内力作用 B.搬运作用 C.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 3.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 ①水滴石穿 ②沧海桑田 ③稳如泰山 ④坚如磐石 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4.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而成 C.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5~7题。 图L2 2 1 5.图中a地所属地质构造是( ) A.山岭 B.向斜 C.背斜 D.地堑 6.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 A.a B.b C.c D.d 读板块示意图,完成8~9题。 图L2 2 2 8.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他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多火山活动,图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 A.a B.b C.c D.d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图L2 2 3 10.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11.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 东非大裂谷 B. 日本列岛 C. 阿尔卑斯山脉 D. 落基山脉 12.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①~④岩层由新到老),正确的是( ) 图L2 2 4 A.甲图中a处为向斜 B.乙图中地壳运动有上升、下沉几次反复 C.丙图若③岩层含有石油,钻井宜选b处 D.丁图中有三类岩石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 出卷网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下图,回答13~14题。 图L2 2 5 13.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4.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15.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图L2 2 6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出卷网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图L2 2 7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A地区属_____板块,B地区属_____板块,31°N纬线除穿过此两大板块,还有_____板块、_____板块、_____板块。 (2)科学家发现,B所在高原每年以3~7 mm的速度向北移动,此次大地震也与此有关,试说明移动的原因。 (3)填表回答:①②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 ① ② 17.我国南方某中学研究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并绘出如下地质构造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L2 2 8 (1)甲处地质构造的形态为_____。 (2)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乙处成谷的原因。 (3)丙处是否适合修建水库?为什么?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L2 2 9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作用下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