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1068

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课件+素材

日期:2025-02-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47404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课,安塞腰鼓,同步,课件,素材
    (课件网) 安塞腰鼓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腰 鼓 陕北的安塞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鼓吗? 你们知道中国的“腰鼓之乡”是哪里吗? 新课导入 陕西省的安塞县素有“鼓之乡”的美称,安塞腰鼓场面宏大,动作奔放,节奏铿锵,人鼓合一,气势磅礴,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 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安塞腰鼓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新课导入 安塞腰鼓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 。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融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具有队行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新课导入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赞歌!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刘成章,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文字中体会这腰鼓声的激情。 新课导入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新课导入 安塞腰鼓表 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 新课导入 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 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新课导入 它先 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 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 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2.赏析文章语言,掌握排比、比喻和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评价作者歌颂的生命力量和中华民族厚重的阳刚之美。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共产党员,陕西省延安市人。1937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主要成就首届鲁迅文学奖《羊想云彩》,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特别奖等。代表作品《羊想云彩》《安塞腰鼓》等。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他写陕北,追“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诗意的土,有灵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拢。这就抓住了陕北的“魂”,也显出了他散文的“精气神儿”!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安塞腰鼓”对从小生长在黄土高原的刘成章影响相当大,当他远离家乡后,脑际里常回闪着“安塞腰鼓”那气吞山河的恢宏气势,耳畔回旋的是“安塞腰鼓”爆发的鼓点。20世纪80年代,刘成章面对祖国在改革开放中体现出的蒸蒸日上的情况,心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决定用“安塞腰鼓”这种特定的意象来传达他对生活、对时代的感受,传达他对生命的理解。于是,他用洒脱的文笔、淋漓的激情挥洒出了《安塞腰鼓》这篇激扬生命的浪漫散文。 整体感知———背景资料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安塞腰鼓具有粗犷豪放、刚劲激昂、流畅飘逸、变化多端等特点,被称为天下第一鼓,题目交代了记叙的中心内容。 整体感知———题目解说 比兴 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