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名官员在对英国政府的官吏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后,提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尖锐批评了当时英国官吏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这份报告奠定了后来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学习目标:知道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西方文官制度和中国科举制之间的关系。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传统官制的弊端: 2.工业革命的推动 ①恩赐官职制: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奴仆 ②“个人徇私”和“政党分肥制”:腐败、低效 ①生产力大大提高导致政府职能急剧扩展, 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②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行政管理 思考:工业革命推动文官制度的建立 体现了什么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以发挥政权的杠杆作用。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做出调整。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从政治上促进英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工业革命犹如经济魔棍,点化出了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改革的浪潮,选举与考试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诞生了。 --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思考点】 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文官制度的建立? 1.传统官制的弊端: 2.工业革命的推动 ①恩赐官职制: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奴仆 ②“个人徇私”和“政党分肥制”:腐败、低效 3.启蒙思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①生产力大大提高导致政府职能急剧扩展,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②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行政管理 随着“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1.传统官制的弊端: 2.工业革命的推动 ①恩赐官职制: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奴仆 ②“个人徇私”和“政党分肥制”:腐败、低效 3.启蒙思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4.外部因素:中国科举制提供了借鉴 ①生产力大大提高导致政府职能急剧扩展,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②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行政管理 1983年美国联邦人事总署署长艾伦 坎贝尔教授来华讲学时曾说:“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5.催化剂:克里米亚战争 1702年剑桥大学首次采用试卷进行考试 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职员任用采用书面考试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阅读教材,梳理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过程 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 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与内阁共进退。退。 限制官员当选为下院议员 (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 干预议会活动) 设立常务次官 (保证政府工作不受 政党更替的影响) 作用: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1.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建立文官委员会 (不受党派干涉) 最终确立 (必须通过 公开竞争考试 择优录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