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5407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有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557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cover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十) 复习范围:第七单元 一、基础知识。(23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在括号中改正。(3分) 恬静tián( ) 入场券juàn( ) 尴尬gà( ) 婢女pí( ) 驰骋chěng( ) 奴仆nǚ( ) 2.看拼音,写词语。(4分) wēi é táo zuì qín xián jǐn qí yì lǚ shàn zāi máng rén chún jié 3.给下面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6分) (1)善哉乎鼓琴。 ( ) A.善行 B.擅长 C.好 (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A.少量 B.选择少 C.一会儿,不久 (3)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 A.摆动,摇 B.落下 C.遗失,遗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他演唱的京剧《穆桂英挂帅》字正腔圆,悦耳动听。 B.古编钟演奏的古曲,如黄钟大吕,震撼人心。 C.听完你精彩的报告,真是让人觉得余音绕梁,受益匪浅。 D.外婆病重的消息传来,原本快乐的宴会气氛戛然而止。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缩句) 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 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3)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古句今译) 二、能力提升。(15分)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伯牙鼓琴》中,(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 。”从这里可以看出锺子期是伯牙的 。文中表现了知音难遇的思想,可以用成语 来表达。 2.《京剧趣谈》分别从 和 两方面介绍了京剧艺术。我们观看京剧表演时,常用 夸赞演员字音准确,腔调圆润。 3.判断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8分) (1)伯牙摔坏琴的原因是他认为锺子期去世,没人值得他再弹琴了。( ) (2)牧童说戴嵩画的牛不真实,是因为戴嵩在图中故意留下了破绽。( ) (3)“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这句话说明盲姑娘弹琴的水平很高,能准确评价贝多芬的弹琴水平。( ) (4)京剧中的亮相可以发生在表演过程中的任何一处。( ) 三、口语交际。(5分) 你学过书法吗 你对中国书法有多少了解 知道如何欣赏书法艺术吗 请从你对书法的认知角度,说说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四、阅读空间。(27分) (一)月光曲(节选)(14分)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作用是 。(2分) 2.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 , , 。 (3分) 3.第二自然段中第②③句描写的音乐节奏是 ,第④句表现了乐声的 ,第⑤⑥句表现了乐声的 。(3分) A.逐渐增强 B.悠扬舒缓 C.高昂激越 4.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句子 是现实的景象,句子 是兄妹俩联想到的景象。这里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3分) 5.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给了他灵感,使他创作出了著名的《月光曲》 有人说是美妙的月光,有人说是遇见了知音,你认为呢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 (13分) ①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②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