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6296

第2课《说和做》课件

日期:2025-02-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3750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说和做,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群星闪耀 2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第一课时 澳门回归之日,《七子之歌》传唱大江南北,引起观众 的强烈反响。这首歌的词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来 学习臧克家写的一篇关于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去深入了解闻 一多先生的精神品格。 新课导入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 诗人。代表作有《烙印》《春风集》等。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 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 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 诗》《唐诗杂论》等。 相关链接 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臧克家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 是闻一多的学生,闻一多本人也极其欣赏臧克家的诗作。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暗杀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 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写下本文, 详细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小楷 (kǎi) 澎湃 (pài) 仰之弥高 (mí) 目不窥园 (kuī) 群蚁排衙 (yá) 迭起 (dié) 硕果 (shuò) 赫然 (hè) 抱歉 (qiàn) 秩序 (zhì) 新课讲授 2.默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 一 部 分( 第 1— 7 段 ) :采用总-分-总结构,叙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品格。 第 二 部 分(第8 — 18段):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在“说”和“做”上 的高度统一。 第三部分 (第19 — 20段) :总结全文,对闻一多给予高度评价和热烈赞 扬。 新课讲授 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 (用课文 原话回答)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新课讲授 4.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5.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课文原话回答)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或:" 口 的巨人”,“行的高标”。) 新课讲授 (二)问题探究 1.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 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有什 么作用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 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对比写法。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 慎的美德。 新课讲授 2 .作为学者的闻一 多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做了再 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 材料来证明 选择的角度是什么 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写作《唐诗杂论》,写作《楚辞校补》,进行“古典新义”的研究。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 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的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 两件事略写。 新课讲授 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 哪些语句生动形象 地描绘了他潜心研究学术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 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闻一多先生想要从中国 古代文化中探求振兴我们民族的方法。"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饭,几乎忘记了吃”"夜间睡得很少”.... 新课讲授 4.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运用比喻,把钻研古籍比喻为寻求宝藏,形象贴切。“钻探”一词,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闻一多对钻研学术的务实精神。 新课讲授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指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 来的方法。这句话表明闻一多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