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9477

12 《诗经》二首 课件(共51张PPT)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65403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诗经,二首,课件,5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导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关雎》这首诗便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诗经》开篇的第一首《关雎》。 12 关 雎 学习目标 阅读目标 1 2 诵读: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 形式特点: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重点,涉及积累拓展四 3 内涵:把握两首诗内在的情韵。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 难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学习目标 感受《诗经》优美的韵律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做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 立德树人 作品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 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共160篇。“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分为“大雅”“小雅”两部分,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分为“周颂” “鲁颂”和“商颂”三部分,共40篇。 《诗经》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经典一起被称为“五经”。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诗经》的第一篇,《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看法有二:一是当初周朝设有专门采集民谣的官员,他们收集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政治得失之用,“风”多源于此;二是周朝有“献诗”制度,“雅”诗多是公卿士大夫献诗的汇集。总之,《诗经》是由许多人经历许多年编纂而成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背景资料 预习资料速查 文体知识 预习资料速查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它们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赋就是直接叙述,铺陈情节,抒发情志。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则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兴大多在诗歌的发端,如《蒹葭》一诗就运用了兴的手法。 预习资料速查 在赋、比、兴中,赋是基础。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服务的。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文言知识速查 重点字 雎鸠( ) 窈窕( ) 淑( )女 好逑( ) 荇( )菜 寤寐( ) 芼( )之 jiū yǎo tiǎo shū qiú xìng wù mèi mào · · · · · · · · · 文言知识速查 一词多义 左右采之( ) 道阻且右( ) 1.右 · · 名词作状语,在右边 名词用作动词,向右迂曲 在河之洲( ) 钟鼓乐之( ) 左右采之( ) 2.之 · · 结构助词,的 代词,她 代词,指荇菜 左右采之( ) 蒹葭采采( ) 3.采 · · · 动词,采摘 形容词,茂盛鲜明的样子 1. 左右流之  ( ) 2. 寤寐思服 ( ) 文言知识速查 古今异义 · 古义:求取。今义:液体移动;流动。 古义:思念。今义:衣服。 · 1. 左右流之( ) 2. 钟鼓乐之 ( ) 3. 琴瑟友之 ( ) 文言知识速查 词类活用 · 名词作状语,在船的左右两边 钟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 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琴瑟:名词用作动词,弹琴鼓瑟。 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对……表示亲近 · · · · · · · 1. 窈窕淑女: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2. 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形容心中有事。 文言知识速查 成语积累 预习问题引导 带着问题读课文 这首诗中,主人公是怎样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的? 这首诗采用了重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