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0927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说课课件)(共14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3504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教科,现象,14张,课件,伴随,变化
  • cover
(课件网)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YOUR LOGO 20XX.XX.XX 核心概念: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设计理念:打造思维进阶课堂,落实科学素养 “思维进阶”是指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有结构、有层次的活动,让学生认知和智力活动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分到合的过程。 从教材分析来看: 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第4课,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在前3节课中,主要讲到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的变化着,物质的变化也会伴随着一些现象。也认识到了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而物理变化则没有产生新物质。而本节课是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主要伴随着: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理变化主要伴随着大小、形状等的改变。然而,也有一些物理变化也会伴随着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本节课教材中设计了四个主要活动:1.变化中伴随的现象。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3.研讨一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是否产生新物质。让学生在相同的现象中引发思考,引发相互的讨论,从而认识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真正的本质上的区别是:有没有产生新物质。4.通过对铁钉生锈的研究,想到如何去防止铁生锈。 从学情分析来看: 通过对前面的几节课的学习,基本上已经认识到物质总在不断的变化着,物质的变化也会伴随着一些现象。也认识到了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而物理变化则没有产生新物质。然而学生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时,分别会伴随着哪些现象,没有总结和归类,所以还未形成系统性的知识。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还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所以本节课强调启发学生的思维,在通过产生相同现象时,如何区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走向高阶。 从课程目标来看: 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思维在科学素养4个维度中占着更关键、很重要的位置。小学6年级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每一节课中有意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思维的培养将在学生接下来的科学学习的生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化学变化主要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沉淀、产生气体。 2.物理变化主要伴随着大小、形状的改变。 3.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4.伴随着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改变颜色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产生新物质。 科学思维:1.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认识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主要伴随的现象, 认识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探究实践:1.通过设计铁生锈实验,认识到对比实验的核心思想。 2.通过对比,认识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与本质的区别。 态度责任:1.乐于交流,善于讨论,具有合作探究精神。 2.对于科学的实验和知识保持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活动: 一、聚焦:变化中的现象,让思维得到启发 二、探索:借助现象能否帮助我们判断变化,让思维获得提升 三、探索: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以及如何防锈,让思维走向深刻 四、研讨:是否产生新物质,发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让思维走向高阶 1.我们知道的变化中会伴随着哪些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去回顾之前实验中,以及生活的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发现有一些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多种,有些变化所伴随的现象时一样的。 一、聚焦:变化中的现象,让思维得到启发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于各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伴随现象的总结,慢慢的就发现,好像那些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改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