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捉迷藏》是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6课《四季的歌》中的一首唱歌歌曲,F宫调式,拍。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表现了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二、学情分析 1.对音乐的感知与表现:小学三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模仿,能听辨出音乐中不同的情绪、速度和力度。教师在歌曲教学中将“生本课堂”教学理念贯穿始终,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感受音乐、触摸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在此基础上适当点拨与指导。 2.对音乐的行为与表现:三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比较短,天性好动。教师设计微课、音乐游戏、表演唱等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参与到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表现音乐。 3.对音乐的创造与表现:三年级的学生喜欢自主将歌曲进行创编,于是,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小乐器伴奏,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享受音乐的奇妙,促进音乐感受力与创造力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和演唱,感受四季情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2.能用演唱、乐器伴奏等方式表现乐曲的情绪,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能表现具有圆舞曲特征的拍歌曲。 3. 学习了解拍,掌握附点节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四季的音乐形象。 2.学习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拍歌曲《捉迷藏》。 难点:附点节奏的准确掌握。 五、教法学法 情景导入法、体态律动法、听唱法。 六、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音乐、打击乐器 七、教学过程: 活动主题一:创设情境,感知元素 活动目标 1.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完整聆听,建立音乐整体感知 (二)活动步骤 1.回忆旋律,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这一段旋律你们熟悉吗?你可以跟着音乐来唱一唱吗?” 教师弹奏《春天在哪里》的旋律 2.创设情境,感知乐曲 师:“春姑娘真是一个活泼、调皮的娃娃,她特别喜欢玩儿捉迷藏的游戏,你们听,她带着她的伙伴们又开始你躲我藏啦!请你听一听这段音乐,参与捉迷藏游戏的都有谁?他们的心情怎样”(播放歌曲) 师:“没错!他们就是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瞧!他们玩的多开心呀,让我们也加入他们吧!” 复听歌曲,感受节拍 (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春娃娃,很高兴认识你们,请你随着音乐感受一下我们是踏着几拍子的舞步来的,你可以随音乐用拍手,拍腿等方式表现出来” 师:“同学们,让我们随音乐律动起来吧!”(播放音乐)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歌曲是三拍子的” 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生:“强弱弱” 师:“你可以用身体律动感受一下强弱规律吗?” (三)活动评价 一级评价:学生能够正确阐述歌曲情绪,按照稳定的速度和节奏做出三拍子的律动动作,并且乐于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肢体和符号表现出来。 二级评价:学生能够阐述出歌曲情绪,按照稳定速度和节奏做出三拍子律动动作。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深度学习的起点。通过创意的图片和角色录音播放,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音乐情境,促使他们对音乐的专注力的提高,启发了孩子们的音乐思维。 活动主题二:生动乐动 歌曲学唱 活动目标 能正确划分歌曲乐句 能够找出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步骤 1.复听音乐,提出新问 师:“同学们你们瞧!夏娃娃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它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呢?”(播放录音) “大家好!我是夏娃娃,你知道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吗?乐句中出现的小圆点是什么节奏呢?” 师:“夏娃娃向我们提出了难题,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完成挑战,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乐谱” 师:“歌曲共有几个乐句呢?” 生:“歌曲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有四个小节,结束处都有长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