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4190

14 小马过河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55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小马,过河,教案,格式
  • cover
课题 14 小马过河 课时 2 文本分析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巧妙设置悬念,富有童趣,能够引发儿童思考各角色的身份,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更是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的好文本。课文围绕“过河”展开故事情节,也是本文的线索。本文的对话最为精彩,尤其是对话前面的提示语鲜明的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老马、小马、老牛、松鼠四个角色,说话语气符合自己的身份且富有变化。本课“愿、意、该、刻、突”的点画较多,要注意点画的不同方向,还要注意不要漏写。“愿、麦、突”有撇捺的笔画,要注意起笔和收笔的位置和轻重,撇捺要写舒展。注意辨析“该、刻”两字的的异同。多音字“坊”在“磨坊、乐坊、作坊”中读二声,在“街坊、牌坊、坊间”中读一声。 教学目标 认识“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1个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1个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激趣导入。(课件播放动物过河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思考:一匹小马也想过河,可是他遇到了困难。他会怎么过河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思考质疑。预设: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小马最终过河了吗?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将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2.合作读:同桌互相读一读,有不会读的字,互相帮一帮。3.交流识字方法: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同桌互相说一说,看看谁的方法更好。4.指名认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1)(课件出示会认字)学生认读。棚 驮 磨 坊 挡 伯 浅 刻 突 唉 试 蹄 既(2)易读错的字:“棚”是后鼻音,韵母是“enɡ”不是“onɡ”;“驮”是三拼音节;“试”是翘舌音;“唉”是四声。(3)多音字:“坊”在“磨坊”一词中读“fánɡ”,在“乐坊、作坊”等词中也读“fánɡ”。在“街坊”一词中读“fānɡ”。(4)去掉拼音齐读生字,再多形式认读、巩固。5.结合汉字特点,指导识记字形,了解字义。(1)联系字义来识记字形:棚、磨、挡、伯、浅、刻、蹄。①学生齐读“棚、磨、蹄、伯”;学生边做“挡、刻”的动作,边读生字;学习给“浅”找反义词(深)。②借助偏旁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编口诀识记。驮———大马驮东西突———狗(犬)从洞穴()中“突”然钻出(3)偏旁归类识记:“叹、唉”都是口字旁。(4)熟字相加识记木+朋=棚 马+大=驮 麻+石=磨土+方=坊 穴+犬=突 足+帝=蹄6.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抢读生字。7.指名读一读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学生评议。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会写字)指名读并口头组词。愿 意 麦 该 伯 刻 突 掉2.教师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会写字,说说哪个会写字容易写错;交流互动,师生共同找出易写错的字,教师示范书写。(2)重点指导。愿 半包围结构。第二笔竖撇起笔重,收笔轻,包住“心”。“心”不宜写大。麦 上部是“?”,第二横最短,第三横最长且落在横中线上,第三笔竖下面不要超出第四笔横;下部的撇挨着第三笔落笔,横撇的撇段、捺要写舒展。该 右边第三笔是撇折,第四笔撇穿插到左边言字旁下面,最后一笔是右点。掉 “扌”的提抵横中线;第五笔横宜短,最后一笔是悬针竖,起笔重,收笔轻。(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练写情况,进行个别指导。(4)同桌互相交换书写作品并评议。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体讲评。3.听写“词语表”中本课词语。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