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4881

1 沁园春 长沙 学案

日期:2025-02-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357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沁园春,长沙,学案
  • cover
《沁园春·长沙》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能正确、熟练地说出字音、字义。 2.熟读课文,找出词中所描写的意象。 3.通过小组合作,指出上阕关键字的妙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找出词中描写的意象。 学习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指出上阕关键字的妙用。 【学法指导】 诵读、探究、质疑 【知识链接】 1.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2.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所谓“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是指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词以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以片数多少可以分为单调词、双调词以及三叠词、四叠词等。 词的流派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沁园: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3.背景知识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4.意象与意境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沁园春(qìn yuán chūn) 百舸(bǎi gě )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 ) 峥嵘(zhēng róng )方遒(fāng qiú )浪遏飞舟( làng è fēi zhōu) 寥廓: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苍茫:旷远迷茫。 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文中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风华,风采,才华;茂,丰满茂盛。 意气:意志和气概。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意思是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指点江山:指点,评论;江山,指国家。此句是评论国事之意,即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 二、合作学习 ①细读上片,回答以下问题: 诗人站在橘子洲头看到了哪些景物?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景物?这些形容词是否可以进行更换?这些词共同勾勒出秋天的什么景象? 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用 “红遍”“尽染” 来形容,描绘出秋天的群山被红叶覆盖,层层叠叠的树林经霜后像被染过一样火红。 江:“漫江碧透”,“碧透” 写出了满江的江水碧绿清澈见底。 船:“百舸争流”,“争流” 展现出众多船只在江面上竞相行驶的热闹场景。 鹰:“鹰击长空”,“击” 字形容鹰飞得矫健有力,在广阔的天空中搏击。 鱼:“鱼翔浅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