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8f/8f22c5e768d51a4caae6fba47cb9388a.png)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2.通过细读文本,找出词中所用典故,并能说出典故含义及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3.找到词句中用到的对比手法,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细读文本,找出词中所用典故,说出典故含义及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学习难点:找出词句中用到的对比手法,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考点链接】(2024宿迁市期末卷)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①,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②,销愁斗几千。 【注】①宝剑篇:唐郭震因上诗收(宝剑篇)而受武则天赏识。②新丰酒:初唐马周游历长安时住新丰旅舍。因受冷遇,遂取酒独酌;后受到太宗赏识,拔居高位。 请赏析首尾两联的用典 首联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典故内容:“宝剑篇” 出自唐郭震因上《宝剑篇》而受武则天赏识的故事。郭震才华出众,通过《宝剑篇》展现了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得到了君主的认可和重用。 作用分析 自比与感慨:诗人以郭震自比,暗示自己也有像郭震一样的才华和抱负,然而却没有郭震那样的幸运,得不到赏识和重用,只能在漂泊中度过一年又一年。“凄凉” 二字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引出下文:为后文进一步抒发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不幸做了铺垫,引发读者对诗人境遇的同情和对其命运的关注。 尾联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典故内容:“新丰酒” 源自初唐马周的故事。马周游历长安时在新丰旅舍受到冷遇,遂取酒独酌,后受到太宗赏识,拔居高位。 作用分析 对比与失落:诗人以马周自比,马周最终得到了太宗的赏识,而自己却没有这样的机遇,即便想借新丰酒来销愁,也无法像马周那样迎来人生的转机。“心断” 二字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绝望和对未来的迷茫,凸显出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深化主题:借马周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困境和挫折,以及在孤独、失意中无法排解的忧愁,使整首诗所表达的怀才不遇、身世凄凉的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首尾两联的用典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深沉,诗人通过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将自己的人生遭遇和内心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其中,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5min) 1.读准字音 居胥(jū xū) 佛狸祠(bì lí cí) 2.理解词义 觅:寻找 风流:指英雄业绩、流风余韵 金戈:金属制作的戈,这里代指精锐的部队 寻常:平常、普通 草草:草率、马虎。 赢得:这里是 “落得” 的意思 可堪:哪堪、怎堪,即怎能忍受的意思 3.这首词运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词句 人物 表达的情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 借孙权曾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典故,表达对孙权这样的英雄的追慕。感慨如今英雄不再,当年的繁华和英雄业绩都随着时间消逝,暗讽南宋朝廷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来抵御外敌,保卫国家,流露出对当今统治者软弱无能、偏安一隅的不满与忧虑。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 借刘裕北伐时的英勇气势和辉煌战绩,表达词人对刘裕的钦佩与赞赏。同时以刘裕自比,暗示自己也有像刘裕那样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渴望南宋朝廷能像刘裕一样北伐中原,恢复山河,也蕴含着对当时南宋朝廷偏安现状的不满,期望统治者能有所作为。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 借刘义隆草率北伐最终失败的典故,告诫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能盲目北伐,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