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5230

14.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5-02-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367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4.1,2024-2025,必修,统编,语文,高一
  • cover
14.1《故都的秋》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儿时的庭院 冯至 最近有人问我:“你的童年往事,如今还常常思念的是什么?”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夏夜在院子里乘凉,秋日在院子里望天空的云彩。” 夏天晚饭后,天黑了,室内不点灯,怕招蚊子,大家都坐在院子里乘凉。家里的庭院相当大,周围是平房,遮拦不住广阔的天空,只觉得天上的星格外多,星光格外灿烂,银河也格外明显。那时我五六岁,父亲在外边奔走衣食,母亲带着一个女儿、三个男孩,还有一个我们称呼姜妈的女仆,过着清苦的生活。我是男孩中的第二个。母亲怎样为生活劳累,惦念远方的父亲,我体会不到,只记得常常在下午无人来往、日影缓慢推移时,她一人坐在屋里不知在想什么,怪孤单的。那情景真是冷冷清清。可是晚饭后在院子里乘凉,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家有说有笑,大人好像忘却了一天的辛苦,孩子们也不担心犯错误受大人的斥责。讲故事,谈往事,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是亲身经历,一晚又一晚从不间断。母亲熟读《今古奇观》《聊斋志异》一类的书,谈起那些书里的事,娓娓动听。附近钟鼓楼上传来定更的钟声,钟声悠扬,紧敲响十八,慢敲十八响,三紧三慢,共敲一百零八响,不仅对我们没有干扰,反而更增添寂静和清凉的气氛。 我们的姜妈出谜语、讲故事很能即景生情。她望着满天星斗,说出一个谜语叫我们猜:“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银钉。”她望着银河,还给牛郎织女的传说“艺术加工”,仙女们怎样下凡在湖边洗澡,牛郎怎样追赶织女,王母娘娘怎样从头上取下一只簪子划出一条银河,说得有声有色,好像她亲眼看见过似的。有一时盛传有扫帚星出现,在天空的东北角,我们仿佛看见过一次(如今我知道,那是1910年一度出现的哈雷彗星)。姜妈又有话说了,扫帚星一出现,天下就要大乱,她还能举出荒诞的事例说明。我们前院住着一位叔祖,他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常常提着灯笼走来,在四处墙根底下寻找蝎子,为的是到药铺里用蝎子去换梅苏丸,这药丸味酸甜,据说可以清火。他不理我们,我们也不理他,互不相扰。可是姜妈又有所感了,她转身看一看墙角下的灯光,抬头望一望天上的上弦月,又说出两句谜语:“天上的弓弯不的,墙上的琵琶弹不的。” 有一次来了一个客人,他接连不断地述说鬼的故事,都是我从来没有听过的,有男鬼,有女鬼,有阴森可怕的鬼,有俊俏迷人的鬼,说得我越怕越想听。最后我毛骨悚然,仿佛鬼就在我的身后,不敢回头。客人走后,我不知是怎么跟着母亲走进屋里的。 立秋后,暑气渐消,乘凉的次数也逐渐减少。只记得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目连僧救母的中元节,那天晚上孩子们每人领到一扇荷叶,叶中心插上一只点燃的蜡烛,举着荷叶灯,在院中排成队伍,绕几个圈子,却没有大人参加,———也就是这一年夏夜乘凉最后的一幕。 我九岁时,母亲不幸逝世,夏夜乘凉的“盛事”也不再有了。那时我已经上小学,放学回来,走进庭院,只觉得空空旷旷,十分寂静。姜妈还在我们家里,也变得沉默寡言,再也不向我讲故事、说谜语了。我独自在院里徘徊,有时也在屋檐下伫立,不知做什么才好。秋日的下午,蓝色的天空更为广阔,时有浮云来去,云形经常变化,正如杜甫诗里说的“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我已经有些地理知识,并且对地理很感兴趣。我望着浮云的形象,一会儿像骆驼形的山东省,一会儿又变成拱手老人似的江苏,我就在天空绘制我想象中的地图。目送浮云,神驰干里。间或有排成人字形的大雁从云端飞过,它们好像真要带领一个儿童去看看千里外一些地方的奇景。 1992年2月22日 (选自冯至《白发生黑丝》) 文本二: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