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眼赏万象 明心深立意 ———以《欣赏》为例学立意深化 教学目标 1. 学习立意概念、重要性及要求。 2. 能从身边的优秀作文和课文中获得写作的启发,学以致用,提炼有深度的立意。 培养作文立意深刻思维意识,提升作文立意能力,修改升格作文。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立意概念、重要性及要求。 2. 能从身边的优秀作文和课文中获得写作的启发,学以致用,提炼有深度的立意。 培养作文立意深刻思维意识,提升作文立意能力,修改升格作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初步修改期中考试作文《欣赏》后,在老师面批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是什么问题呢? ———立意不深。 二、理解概念 明确要求 1.提问:什么是立意?(请一位同学回答) 明确:立意:立,确立;意,意旨,主题。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千古文章意为先。”立意应产生在写作之前。通常在文章的结尾处点明。 2.明确作文立意的重要性。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无帅之兵,是乌合之众;无意之文,是散漫平庸之作。作文立意不高,即使有漂亮的语言外衣,也只是没有灵魂的花架子而已。 3.明确立意要求 立意有哪些要求呢?我们举一些同学的作文立意的例子及得分情况来明确。 (1)刘同学的38分的作文立意: “我”欣赏一位老奶奶,她为生病的孙子乞讨,我“欣赏”她的苍老她的艰辛。 这个作文立意有何问题?(请一位同学回答) 预设:欣赏≠同情。此文审题不清,立意不准,因此只得38分。以此明确,第一个要求是立意要准确。 (2)下面两个立意,大家觉得有什么问题? 范同学:欣赏同学不放弃的精神,欣赏云的变化,欣赏户外美景,欣赏自己的进步。 朱同学:欣赏同桌懂得尊重他人,欣赏好朋友乐观,还欣赏漫画人物勇敢独立。 预设:欣赏的对象太多,写得太泛。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这是作文立意的第二个要求。 (3)再看胡同学和欧同学的立意: 胡同学:即使不被欣赏,也要努力绽放。 欧同学:我迷失在别人的“欣赏”中,失败后懂得要正视别人的“欣赏”的目光。 预设:大家觉得还不错,颇有新意。第三个要求,立意可新颖。 (4)在考试时,更多人是求稳;近年来,作文出题不设置审题障碍,审题难度降低;大家的选材也都差不多,怎么样才能在千篇一律中突围呢? 我们来看一下老师们在阅卷前、阅卷中、阅卷后的对话分享和反馈。 预设:这些对话说明立意深浅,直接决定了文章的优劣,也就等于决定了考场作文分数的高低。考场作文立意第四个要求,立意要深刻。 三、探究立意深刻之法 这节课,我们就依据同学们选择的欣赏对象“物”“景”“人”“己”,依次讲一讲,它们到底应该怎么样深化立意。 1. 活动一。首先,对于选择“物”作为欣赏对象的同学,我们以这样的句式说话: 我看到了 (物),想到了 (人),我欣赏他们的 (精神品格)。 示范:我看到了梅花,欣赏它的不畏严寒,凌寒怒放,想到了边疆战士,我欣赏他们的坚贞不屈,铮铮铁骨。 明确:立意深化方法———由物及人彰精神 练习:其实不光是花草树木,我们触目所及,都可以入文,并且可以使立意深刻。做个小练习,教室里能看到的这些物,他们有什么特点,能让我们联想到哪一类人,他们有什么精神?以这样的句式说话。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思考。 我看到了 (物),它的 (特点)像极了 (人),我欣赏他们的 (精神品格)。 时钟 粉笔 空调 灯 2.活动二。四分之一的同学是欣赏景,刘同学就是其中之一。老师和他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对话,我们俩再现一下。请同学们思考,我是怎样引导他的思考,让他的立意变得深刻的。 刘:我这篇作文写的是假期去小姑家采茶,欣赏茶园风景。 师:茶园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呢?校园里小区里也有树啊,你为什么不写? 刘:我觉得茶园及周边的风景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