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5622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同步精炼(含答案)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180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8课,长江,源头,拉丹,同步,精炼
  • cover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同步精炼-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俯视(fǔ) 铸成(zhù) 推推搡搡(sǎng) B.霎时(shà) 雾霭(ǎi) 怒不可遏(hè) C.告诫(jiè) 出轧(yà) 汩汩如泉(gǔ) D.寒噤(jìn) 迂回(yū) 挟而不服(xiá)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B.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C.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D.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寒战) B.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C.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篓时碎成堆堆白雪。(前面的人吆喝着开道,后面的人簇拥着保护。这里形容观赏瀑布的人很多) D.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国各行各业中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删掉“在”和“下”) B.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C.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删掉“使观众”) 5.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不仅点明了游览的地点和次数,也引出下文对两次观看壶口瀑布情形的叙述。 B.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充分调动了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描写壶口瀑布。 C.文中写“黑猪掉进深沟”一事,是为了正面描写激流汹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 D.文中的壶口瀑布,兼有水的各种形态,兼容人的各种感情,象征着各种人性。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二、填空题 7.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 ,选自《梁衡文集》。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 ,作者运用形象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 的气势,通过写黄河 、 、 的品质,表达了中华民族 、 、 的民族精神。 8.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1)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 去的水流。(抽、吸、灌) (2)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