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5625

第20课 一滴水经过丽江 同步精炼(含答案)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410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精炼
  • cover
第20课 一滴水经过丽江 同步精炼-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晶盈 流淌 顺水推舟 B.映照 掌故 五彩斑澜 C.跌落 堤坝 目眩神迷 D.黎明 掠过 白须捶胸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盈(yíng) 矗立(chù) 翡翠(fěi) B.眺望(tiào) 犹豫(yù) 苍劲(jìn) C.闸门(zhá) 砚池(yàn) 擦拭(shì) D.硕大(shuò) 喧哗(xuān) 驿道(yì)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B.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C.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D.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丽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总令人流连忘返。 B.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C.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 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B.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C.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D.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到处是浓荫匝地,繁花似锦。 ②正是在春天,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 ③走在村寨之间的小径上,就好像是走在精心修剪起来的林荫路上,只有从浓密的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的太阳的点点金光。 ④西双版纳的气候四季如春,然而春天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 ⑤当我们从澜沧江的小船踏上这片土地时,立刻觉得好像来到了一个天然的热带大花园。 A.②④①⑤③ B.⑤④①③② C.④②⑤①③ D.③④②①⑤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作独特,以一滴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丽江美好的自然风情。 B.阿来的代表作《尘埃落定》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C.纳西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 D.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二、填空题 8.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2)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 (3)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9.解释下列词语。 ①矗立: 。 ②徘徊: 。 ③苍劲: 。 ④五彩斑斓: 。 ⑤目眩神迷: 。 10.本文以第 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 ,从 ,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11.预习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以“一滴水”为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对本课内容,我还有这样的疑惑: 12.本文记述了一滴水的旅行经历。请你结合全文,说说它都经历了什么。 三、基础知识综合 下面的文段选自《一滴水经过丽江》,阅读后,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一片雪,轻①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在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甲】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乙】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②化成了一滴水。 13.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