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6423

2025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第三节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567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 cover
2025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第三节 文言文阅读 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梳理 一、政治制度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2.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3.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 4.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庙号:起源于商朝,汉代以后历代帝王都有庙号,止于清朝,是帝王死后,在太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赵光义称太宗。 (2)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予。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曰忠介。 (3)(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明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了十一个年号。 5.食邑:封地,其大小随爵位黜升而损益,古代的卿、大夫以封地征收的赋税为食禄6.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桃(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七庙隳:宗庙毁灭,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7.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的专称。 8.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9.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二、官职名称 1.(刑部:又称秋官、宪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是古代最高司法机关。与都察院管稽查、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杉共为“三法司制”。 2.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更部尚书还被称为天官。 3.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4.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和藩属、外国往来之事。 5.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兵部又称夏官、武部,兵部尚书又称复卿。 6.工部: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营造、屯田职田、山泽苑囿、舟楫河渠凡全国之士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 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7.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8.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后来也指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9.舍人:本指官名,私门之官。通常指门客,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常养一些食客,这 食客及亲近左右通称“舍人”,后来也用来俗称显贵子弟。 10.谏官: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代统治者都设有速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 大夫,唐朝的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11.司马:原是西周国家军事行政部门的首脑、政权机构的主要职官,后逐渐演变为州到史的副职。 12.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故称。 13.郎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