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李 凭 箜 篌 引 > 了解李贺的生平、诗风和诗歌的创作背景。 >感悟斟酌字词的魅力,体察“诗鬼”“鬼诗”的奇诡。 >通过品鉴诗歌,明确展现音乐感染力的手法,感受诗 歌魅力。 > 背诵诗歌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 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 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 方扶南 白诗移人———琵琶声使人心动神移; 李诗泣鬼———箜篌音使鬼神动情流泪; 韩诗惊天 — — 琴声使天地为之惊叹。 正确教育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 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 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 人。" ( 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李贺,字 长 吉,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青少年时, 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父亲,李晋肃。 “晋”与"进”谐音,避父讳,终不得登第,抑郁不得志,27岁去 世。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他 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 瑰丽,意境扑朔迷离,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他本人亦被称为 “ 诗鬼”,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 格,被称为“长吉体 ”。 知人论世 "诗鬼"李贺 知人论世 相关典故:呕心沥血 (李贺)恒从小奚奴,骑距 ,背一古破锦囊,遇有 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 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李贺)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驴, 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 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 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 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 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 李贺人生简介 1、宗室王孙+家道衰落+骑驴觅句 · 李贺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大唐宗室的远 支,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 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 一生多病,故自 认丑陋,被称为“苦闷诗人”。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 “疾书”。年纪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 晷,十分刻苦。母亲郑氏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李贺人生简介 2、诗名远播,科举无路,门荫入仕 · 十八岁左右,写《雁门太守行》拜谒韩愈,诗名远播。年未弱冠,即 遭父丧。服丧期满,参加河南府试, 一举获隽(jùn会试得中),年底即 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 晋” 与“进”犯“嫌名”。尽管韩愈极力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李贺不 得不愤离试院,回到昌谷。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 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 · 22岁左右,又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 李贺人生简介 3、职位卑微,忧郁病笃,英年而逝 · 因职位卑微,功名无成,李贺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 忧 郁 病 笃 。24岁左右,先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又不甘沉沦, 举足南游,希望到南方一展才华。25岁左右,他辞去奉礼郎之职,在潞 州朋友张彻举荐下,为昭义军节度使郗(chī)士美做了三年幕僚。 · 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因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 , 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 路 可 走 ,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 居,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他的一生仕途坎坷,是中国历代诗人中个性风格最鲜明 的诗人。被称为“诗鬼”。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 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