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4286

2.4 《蚕变了新模样》课件(27张PPT)+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素材

日期:2025-05-0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92778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蚕变了新模样,课件,27张,PPT,教学设计,教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 课题名 蚕变了新模样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蚕蛹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了解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了解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课前观察,概括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与同学交流。 能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会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 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能坚持长期观察,及时记录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对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 真实记录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与同学交流过程中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蚕丝与人类的关系,初步理解人类的生活依赖自然,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 认识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教学难点 会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谈话并提问:蚕吐丝了,蚕房中许多蚕的幼虫都被蚕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 蚕茧是怎样形成的? 蚕茧中的蚕蛹又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根据课前观察的发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将仔细探究一下蚕变蛹的过程以及蛹的形态特征。 【设计意图】 上节课拓展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在蚕房中搭起了支架,为蚕吐丝做好了准备。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学生看到了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因此,本节课导入部分开门见山,引导学生研究蚕由幼虫变蛹的过程及蛹的形态特征。 二、探索新知 (一)观察蚕变蛹的过程 1.教师谈话: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交流。那每张图 片具体是什么过程,我们接下来通过观察仔细认识一下吧! 2.教师讲解观察准备和观察任务。 提醒学生特别观察:蚕吐丝的时候,头部有哪些典型的动作? 3.教师播放视频《蚕吐丝结茧》。 学生观看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教师小结自己的发现: ①5龄蚕,蚕的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 ②蚕依托用纸做的格子房吐丝。 ③蚕吐丝,蚕体头胸昂起,口吐丝缕,头部来回摆动,寻找可以固定蚕丝的地方。 ④用蚕丝将自己包裹起来,身体已经开始变黄变干。 ⑤蚕最终被完全包裹蚕茧里。 5.教师谈话:现在总结一下蚕吐丝前后的变化吧! 学生结合观察结果并回答。 教师小结: 吐丝前:蚕食欲下降,躯体发黄发亮,变透明。 吐丝时:蚕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吐丝后:蚕身体变小,潜伏在茧内。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能概括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与同学交流“蚕变蛹的过程”。此外,教师需提示学生关注结茧过程中蚕身体本身的变化。蚕吐丝结茧容易观察,但蚕身体的变化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 观察蚕茧中的蚕蛹 1.教师提问:观察蚕茧,说说蚕茧的形状、大小、颜色分别什么样? 学生分点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蚕茧大多是椭圆形的,大小不一,颜色也不一样,有白有黄。 2.教师谈话:推测蚕茧里的蚕蛹的样子。 学生先说说自己猜测的样子。 教师布置第一个活动:拿着蚕茧摇一摇,听听声音。 学生操作并说说能否听见里面有东西在动。 教师布置第二个活动:对着光亮照一照,看看能看见什么? 学生操作并说说看见什么形状的物体。 3.教师谈话:现在揭秘,请你们小组合作轻轻剪开蚕茧,借助放大镜观察蚕蛹。 学生合作完成观察,并记录蚕蛹的身体形状、身体颜色和构造等特征。 4.学生观看视频《观察蚕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