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大树的模样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树的模样》是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开篇第一课,对于刚踏入小学美术学习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一课具有至关重要的启蒙意义。教材以孩子们熟悉的大树为主题,贴近生活实际,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共鸣。从知识层面看,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形态特征,了解树干、树枝、树叶等基本组成部分,初步认识线条在描绘物体中的运用,如用直线表现树干的挺拔、曲线展现树枝的蜿蜒,为后续绘画技巧的学习奠定基础。从审美培养角度,通过欣赏不同季节、不同种类大树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大树的多样美感,激发他们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同时,绘画大树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契机,促使他们大胆地用画笔表达自己眼中大树的模样,开启美术创作的大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细致观察大树,准确说出大树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等。 掌握用简单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折线等,描绘出大树的基本形态,能画出不同形状的树叶。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大树形态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的技能。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大树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在绘画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树的形态特征,了解其基本结构,并用线条清晰地描绘出来。 学会用不同形状的线条表现大树的树干、树枝与树叶,展现大树的独特美感。 四、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描绘大树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添加个性化的细节,使画面丰富生动。 帮助学生克服绘画初期的胆怯心理,大胆自信地运用线条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大树的独特认知。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大树的图片、视频以及教师现场示范绘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树的模样及绘画过程,化抽象为具体,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情境,将学生带入充满大树的奇幻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作欲望,使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观察、感受与创作。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问、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大树的形态、线条的运用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索美术知识。 小组合作法:安排学生分组合作观察、讨论与绘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团队精神,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教师提前将教室布置成森林一角的模样,贴上一些大树的图片作为背景,摆放几个绿色的气球代表大树。播放一段轻柔的鸟鸣声与风吹树叶沙沙声交织的音频,营造出宁静的森林氛围。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又美丽的地方,闭上眼睛,跟我一起出发吧!”(音乐声中,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过了一会儿,教师轻声说:“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到哪儿啦!” 生:“哇,好像来到了森林里!” 师:“没错,这就是森林,森林里到处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大树。大树们可神奇啦,它们每天都站在这儿,陪着小动物们玩耍,看着四季变换。你们仔细看看,这些大树都长什么样呀?”(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周围布置的大树图片与道具)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创设,瞬间抓住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从日常课堂带入充满奇幻色彩的森林情境,引发学生对大树的好奇与关注,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情感基础,使学生带着兴奋、探索的心情开启课程。 (二)新授(观察探究,认识大树) 整体感知 教师展示多张大尺寸、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