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有你在,灯亮着。一代代的青年读到你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巴金 冰心(1900年-1999年)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她的文章多以童心、母爱、自然为主题,文字清新明媚、玲珑剔透。其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橘灯》、《冰心诗集》等。 25 忆 读 书 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从哪几个方面来回忆读书的?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不添字、落字。 我会读 舅 斩 凯 葛 浒 传 着 鲁 煞 寇 贾 卷 刊 琐 栩 呻 某 我会写 舅 津 斩 限 凯 葛 述 贾 衰 刊 琐 朴 篇 某 会读词 水浒传 荡寇志 诸葛亮 贾宝玉 鲁智深 栩栩如生 烦琐 索然无味 一知半解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消遣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 形容事物枯燥无味。 。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词语解释 俗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当时,作者已是90岁的老人。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年朋友们传授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的读书经验。 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2.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按照时间顺序写作 本文以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忆”是行文的线索。 表时间的词语有: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 浏览课文,思考: 你认为哪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指开卷有益 指博览群书 指要读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 第一部分(1) 忆读书:好读书 第二部分(2—8) 忆年少:读书好,多读书 第三部分(9—10) 忆晚年:读好书 第四部分(11—12) 忆体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段落划分 时间顺序 1、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3、没有一点儿趣味。 4、比喻为不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 有真实感情。 2、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5、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 整理冰心书单 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然后根据课文整理一份冰心的书单。 作 者 朝 代 作 品 罗贯中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水浒传》 吴承恩 明 《西游记》 曹雪芹 清 《红楼梦》 借助书单,说一说冰心奶奶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红楼梦》(曹雪芹) 《西游记》(吴承恩) 《封神榜》 《荡寇志》 评一评冰心的最爱 文中写了这么多书,你认为作者最喜欢哪一本书?用“———划出相关语句,结合重点词谈谈自己的理由。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 ... ...